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在两个月时间内,对人民网上的网友帖子做了47次批示。这些帖子大多是反映群众疾苦和民生问题的。省委书记批示后,大多数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省委书记的批示有意义。传统上,高级官员做批示,大多数是批在文件、报告、资料等正规的材料上,批示的内容会按照严格的程序传达到下级组织,最后加以落实。
山西省委书记的批示写在网民的帖子上,可见这位领导干部很注意网上民意,很看重群众的呼声。网上的民意与被概括和提炼后的民意相比,具有更直接、更快捷,甚至更接近真相的优势。因为它不需要经过刻意的审查,不需要经过精心的加工,更不需要经过改变或修正。公民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意见,有什么牢骚,只要在网上发出来就行了,水分比较少,禁忌也比较少。政府官员,其实最需要听到的就是老百姓的真话、实话,因为只有听到了群众的真实看法,了解了真实的民情,看清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才能使自己的决策更趋于科学、更符合实际,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当然,倾听网上的声音,也有一个甄别、分析、研究的过程。完全听信网上的意见,也有可能失之偏颇。但这不是轻视网民意见的理由。在现阶段,政府官员了解民情的渠道并不多;汇聚民智也还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更灵!官员只有看到自己思想和智慧的局限,拥有紧跟时代潮流的紧迫感,才会积极主动到群众中去寻找智慧,到生活中去丰富知识,切实履行人民赋予的责任使命。
省委书记在网上批示,对官员的懒惰、懈怠、不作为甚至腐败等,都是一个明确的警示。干真事、干实事的官员,不怕网络,更不怕网友的批评。身正不怕影斜,君子坦荡浩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公民的道德水准有了极大的提高,是非观念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官员的好坏正邪,他们看得清楚、分得明白。人们有什么理由去诽谤一位为公众干正经事的公仆呢?心里有鬼的倒是那些不干正经事,一心为自己谋利益的庸官、懒官和贪官。他们怕网络,怕批评,怕揭露。有人甚至感叹:“没有网络该有多好!”有人把网络视作洪水猛兽,千方百计揪网民的“小辫子”。为什么?就是因为网络的监督突破了传统的模式,给了公众更加广阔的“发声”空间,所以才招来某些人的不快。
网络是个好东西。因为新兴媒体的强大监督功能,才有可能将徐州那个“一夫多妻”书记拉下马,将温州等地官员公款旅游的丑事抖搂出来……网络上的民情、民意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舆论监督与时俱进,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等得到一步步实质性的落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但愿政坛上的这一好风气、好现象能够发扬光大,利于国家,利于人民。(建达)
浏览更多互联网资讯,欢迎点击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