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月十三夜幕下舞起的汝城香火龙。
人民网2月9日长沙电(邓义波刘小林)湖南省汝城县香火龙自去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以来,该县城乡上下舞香火龙热情更加高涨,据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自正月十一以来,先后有大坪下祝、三星西黄、范龙、城关新井、附城廖家、土桥黎明、径口、暖水北水等村先后开展此项活动,整个活动将持继到正月底。
舞香火龙是该县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闹元宵的传统活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人们带着平安、丰收的期望,积极开展这种活动,活动时全村的男男女女全部参加。
香火龙用稻草、竹片扎成,把敬神用约1米的香插在稻草扎成的龙身上,一般长达数十米,夜幕初临时,全村人将龙香点燃,整个龙体在夜幕中火光四射,熠熠生辉,在手提火绣球的小伙子的指引下,由数十到数百个年轻人一起将龙舞起。全身红光闪闪的香火龙在村镇的大街小巷、田野来回穿梭,经过村民家时,每家每户都会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烟花,以示迎接龙的到来,象征着好运和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目前,香火龙已成为该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全县23个乡镇309个行政村都舞香火龙,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的猎奇目光。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