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自我总结:我每个阶段都需要找一个对手,才有干劲儿,有目标,有动力!很多成功人士或者许多人士的成功,都是因为从小就学会通过树立“假想敌”,来激励自己,学生时期、工作之后,以至于成了管理者后,每个阶段都是这样,似乎从不缺少对手。
“假想敌”本人可能浑然不觉,它只存在于我们内心,是我们奋斗的路上不可或缺的心理对手。它如同策马之鞭,令神经兴奋,细胞活跃,给人“奔跑”的动力。
待小有成绩,回望自己的奋斗历程,俯瞰那些踩在脚下的山山水水,还真有点壮观,不觉英雄豪气油然而生呢!感叹之余,还得多亏了那个假想敌,没有他的警钟常鸣,鼓点常敲,自己怎么会爬坡不知疲倦,涉水不嫌苦累!
其实,为自己设置一个“假想敌”就是制造竞争压力,用它来鞭策自己,使自己处于危机状态,令自己冷静理智,不敢懈怠。
“假想敌”的现象为什么如此普遍?或者说“假想敌”为什么那么被人需要呢,其背后藏有何种渊源?
原始社会,衣食不足,险象环生,人类的敌人太多了。人需要与人争食夺衣,与兽周旋斗智,与自然竞相比试……这些“敌人”在一开始就生动地教会了人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所有生物的生存法则,也是人类的生存法则。它已经长进我们的肉体,传承至今。
我们这些后人,一听到“敌人”的消息,就会立马双耳竖起,全身总动员,准备迎接挑战。而今人类已经堪称世界的主宰,但是仍需要“敌人”的刺激,不然会觉得索然寡味,没了前进的动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假想敌”的催奋作用,就顺利成章了。
“假想敌”的确是有益的帮助和积极的推动。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小心注意:
第一,是自己主动借助“假想敌”的推动力,还是不自觉地老是觉得有人在与自己较量?
如果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我需要“假想敌”的激励,是我将他当成我的对手的。这应该是很有益处的,阶段成功后,也能感到自己内心对“假想敌”的感激,证明自己处在“自知自觉”状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这种自我激励方式。
然而,也有些人老是觉得周围的人都似乎在与自己竞赛,或者说感觉到周围的人似乎都在与自己较劲,时刻都像是在准备将自己比下去。这有可能是真实的,但更大的可能是自己将竞争放大后的假相。
如果此时自己感到被人撵着向前跑、压力很大、“气喘吁吁”、疲于奔命的话,尤其是再感觉到身体反应,如一想到“马上要被人超过了”就莫名地心慌气短等等,就应该引起自己的注意了。
此刻,很可能是自己“惧怕”,很可能是内心自卑,或者自己内心有冲突,并且将这些冲突投射到周围环境中了,所以才觉得周围的人都在跟自己较劲。就好比一个人偷了东西,老觉得别人都知道了,一旦有人说点儿与此有关的话,就觉得是在影射自己呢。
第二,一旦没有了这个“假想敌”,是否感到慵懒落寞,找不到方向?似乎有依赖“假想敌”的倾向?
如果只有在“假想敌”的鞭策下才可以有斗志,才能找到“战斗”目标,那自己也需要小心注意了。因为这目标不是源于自己的需要,而似乎是在被“假想敌”牵着鼻子走,是在拷贝,是在复制,到最后,自己很可能走了一条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其中也许会有战胜后的痛快,但是所获可能并非自己想要,个中滋味会很复杂,充满困惑,自己都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我在干吗啊,怎么老是不由自主地跟他较劲,他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自己到底要什么呢?
心理动力学认为,一个人小时候的家庭关系决定了他长大后如何构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会影响他的一生。那么,老是不由自主地与“假想敌”较劲,会不会就是在重复着自己小时候与某个家人之间的关系呢?很可能是在进行着那个一直没有完成的心理历程。
第三,是否在他人强过自己的时候,就会不知怎么地就看他不顺眼,视他为敌,甚至忍不住地要挑剔他呢?
如果出现这样的“假想敌”,那心情就是不愉快的了。也许是自己内心不能接纳自己,尤其是看到他人的强大而自己又不具备或者没有能力达到时,内心会很不舒服,甚至难过;为了减轻自己的难受,我们会转而去找出对方的弱点而加以责难,以获得自己内心的平衡。
当然,这是无意识的工作,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但是,可以检验自己的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是不是看到“假想敌”的强大时,内心感到针刺般地难受;挑出对方的刺后,内心就稍稍好过一些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需要在接纳自己方面下工夫了,不然它会破坏自己的人际。
不妨尝试着将那个不如他人的“自己”看成自己的难兄难弟,去爱它,去疼它,去理解它,真诚善良地与它共同去面对一切不舒服。
我选择拥有“假想敌”,如果它是我前进路上的鞭策和助力;我选择抛弃“假想敌”,如果它令我迷失自我,令我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