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作为一代枭雄,曾经在欧洲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至今,他的指挥艺术和赫赫战功仍为法兰西人民所津津乐道。黑格尔曾经超越疆域限制和民族感情,盛赞他为“马背上的时代精神”和一股勇往直前的“世界力量”。
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的风起云涌中脱颖而出,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略战术连续六次击败反法联盟,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及其神权基础即天主教会,传播了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和进步精神,减缓或结束了当地的农奴制度和封建制度。正如威尔·杜兰在他所编纂的《世界文明史》中所说,欧洲在拿破仑15年统治下向前推进半世纪。
历史是残酷的,它可以迅即造就一个英雄,也可以轻易使之走上末路,拿破仑作为法国大革命的经纪人和代言人最终败走滑铁卢和莱比锡。究其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既有其历史的偶然性,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拿破仑的战略目的是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利用统一的法典、原则和情感联合欧洲各大国组成一个伟大的“邦联”,并以法兰西作为宗主国,然而如此宏大的计划注定要破产,因为它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欧洲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们的眼光已经不再局限于狭小的欧陆和亚非毗邻地带,此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战争又把人们的民族意识从天主教神权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欧洲已经不再是一盘散沙,许多民族已经团结起来,继葡萄牙之后纷纷成立民族国家,它们各自分道扬镳,所以要想重建恺撒和亚历山大那样的丰功伟绩必然要被历史无情地扼杀。
擎着资产阶级革命大旗,呼喊着平等与自由等启蒙口号的拿破仑最终背叛了他对欧洲的允诺。当拿破仑为捍卫法国革命胜利果实而驰骋欧陆的时候,欧洲各国的下层民众为他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意大利甚至视他为“解放者”,他用军事上的连战连捷结束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解开了人民颈项上的宗教锁链。然而自他称帝,并为欧洲各国送去了他任命的国王的时候,他对欧洲各国的解救变成了征服和占领,沉重的奴役和压迫严重伤害了各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并促使其民族主义情感的觉醒,这种情感在莱比锡战场上得到了总的宣泄和爆发。在莱比锡战场上,与拿破仑对抗的已经不是旧王室,而是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与其保持同盟关系的奥普两国也都相继背叛了他,所以,拿破仑在莱比锡的惨败是必然的。
军事的背后是经济。拿破仑战争时代,工业革命已经初现端倪并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自由经济时代。然而,拿破仑却奉行大陆保护主义,实行大陆封锁,以此与英国做斗争,这种斗争从本质上来说是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两种生存价值的决斗。许多城市﹑地区和国家因大陆封锁失去了英国市场而怨声载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它们与法国的同盟关系,法国纺织工业也由于无法获得原料而引发了1811年的法国经济危机,导致国内社会秩序混乱,经济严重衰退,这就为拿破仑在战场上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拿破仑在滑铁卢和莱比锡的失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以前的胜利已经让他越来越专断独裁、脱离官兵了。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和几十万人的军队调遣,仅凭着拿破仑个人的自信和意志力是难以驾驭的。拿破仑在总结滑铁卢战役惨败的教训时,曾经感叹道:“好久没有和士兵一起喝汤了!”此话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