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2月10日电(记者郎秋红 常亦殊)尽管央视春晚喜剧小品《不差钱》被一些业内人士批评为“格调不高”,但是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把票投给了让他们一次次笑翻天的赵本山和他的徒弟小沈阳,《不差钱》获得了春晚语言类节目一等奖。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儿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不差钱》讲的是赵本山扮演的一位老农民为了让自己的孙女能上电视台演节目,请导演吃饭,在餐厅和服务员(小沈阳饰)之间发生的搞笑故事。春晚之后,东北二人转艺人小沈阳迅速走红,成为一部分中国年轻人最喜欢模仿的对象,他过去演出时的一些台词也被搜集起来,成为街头巷尾、网上网下的流行语。
其实,不只是《不差钱》这样的喜剧小品,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以搞笑为主的舞台喜剧就开始流行。东北喜剧《娱乐B计划之猪肉炖粉条》、海派喜剧《鹿鼎记》等在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等多个城市巡演,都获得成功,场场爆满。这些话剧融合了歌舞、曲艺、二人转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幽默搞笑为最主要元素,整场演出笑点不断。
另外,国内各大院线春节前后上映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和《疯狂的赛车》也因为“笑点多”,备受观众喜爱,有的年轻观众已经看了两三遍。
吉林省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朱立春说,经济越低迷,喜剧越流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期也出现了类似现象。主要因为经济不景气冲击面广,喜剧这种艺术形式能让人放松,舒缓压力。
喜剧小品和喜剧片也成为了白领的“心灵鸡汤”。北京一家公司的高级职员胡军正处在公司裁员的阴影下。他表示,春晚后自己又到网上找到了小沈阳的演出视频,边看边乐,一整天都有好心情。“快乐,可能是这个时候我能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