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以来,冬旱即开始肆虐北方冬麦区,其中,山西、河南等多处主产区的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小麦受旱面积相当于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近40%。据气象专家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
随着灾情的愈演愈烈,A股市场也感受到了这种煎熬。在这场大旱里,上市公司究竟哪家欢喜哪家愁?
或提升农业长期景气度 多数研究员认为,旱灾对我国粮食供应影响却不大。平安证券农业分析师李镜池指出,小麦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3%~25%,即使灾区小麦产量下降47%,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也不会超过5个百分点。
也有分析师认为,旱灾的发生还有望进一步提升农业景气度。
国金证券分析师谢刚看法乐观,“旱灾将使2009年惠农政策会不断出台,使得农业景气周期延长。”他认为,若小麦减产超预期,为保障农民增收,发改委还有可能再度提高粮食收购价,这将直接利好种植业。中信证券分析师毛长青也认为,严重干旱确实可能推动国内粮食加工企业主动增加库存,加上减产预期,这都将推升国内粮价上涨预期。
更让市场期待的是,旱灾后或将迎来更大力度的农业补贴。
据悉,为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产,财政部6日已提前拨付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对下游产业链影响待观察 不过如果旱灾持续,分析师担心下游产业链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平安证券研究员李镜池认为,如果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那么其他相关的粮食品种如水稻、玉米价格也会出现相应的上涨。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向下游传导,对饲料、养殖以及食品制造行业会带来成本上涨的压力。
长江证券分析师乔洋的看法相对悲观些。他认为,如果旱情持续的话,北方另一主要作物春玉米的种植也将受到影响。而玉米是国内主要的大牲口饲料之一。饲料成本的上涨将推高畜牧业成本,从而影响整条肉类产业链。乔洋还担心,如果长时间干旱导致旱区发生动植物疫病,将可能带来更大危害。
相关概念股因祸得福 国盛证券分析师程荣庆称,抗旱需要众多的抗旱物资,“这也必将大大刺激拥有抗旱概念的上市公司的业务量的上升。”截至6日,中央财政已拨付特大抗旱补助资金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旱灾将会导致灌溉设备急需,病虫害增加、坏死的作物重播、相关粮食品种减少以及饮水短缺等情况,种子、粮食贸易、农药、水泵、水务等上市公司将“因祸得福”。
国金证券称,旱灾将刺激政府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强化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为返乡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包括水泥、农机、农村消费等与农村基建、民生相关的机会,都值得关注。”(韦海莉)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