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工让萨科齐政府雪上加霜
提要 萨科齐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受到了法国国民的抵制与非议,萨科齐上台时的誓言看来是无法实现了,因为他已经感到非常疲惫。
法国总统萨科齐2月5日正式对1月29日法国“20年来规模最大的工人集会”——250万人的大罢工作出正式回应,他表示将继续推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但由于任内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过多,他目前已感觉非常疲惫,因此很可能2012年不再寻求总统连任。
此次大罢工从法国外部看,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欧洲,由此导致的失业率上升和工资持续下跌,抗议浪潮在欧洲蔓延。在法国,失业率持续攀升到15来的新高,失业总人口已突破200万。这与萨氏上台时誓言将失业率降低到两位数以下的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因此,大罢工是法国民众因金融危机导致失业率不断上升的恐慌以及对未来工作和生活前景的悲观与愤懑。
从法国内部看,多年以来,法、德等欧洲国家一直坚持强调有序竞争、主张高税收、高工资、高福利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工资造成高成本,产品价格自然缺乏竞争力;高税收必然导致企业再投资减少,产业向低成本国家迁移并造成国内大量失业;高福利也使政府付出了“高负债”的沉重代价。
因此,萨氏政府为了增强经济活力,推出了如放松35小时工作制、提高医疗自费比例、公职部门和学校大量减员等措施,裁员的扩大、福利的削减和竞争的加剧,这让习惯了养尊处优的法国人感到了恐慌,这些改革无不引起抵制甚至游行,一股本能的“反萨科齐”情绪不断滋生。
而这次大罢工的导火索则是如何落实260亿欧元刺激经济计划的问题。民众埋怨政府只救银行不救平民。在刺激案中,政府向银行、房地产企业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是却没有采取措施阻止失业率上升及提升购买力,并改革就业保障。所以此次全法大罢工中一个核心诉求是修改法国26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案。而萨氏2007年竞选法国总统的时候曾宣称,要当一位“购买力总统”。但后来随着金融市场恶化,又不得不向银行业投入3600亿欧元的巨资“救市”。他现在又提出要开展削减公共服务之类的改革措施,这当然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工会组织的强烈不满。
萨科齐坚持认为,法国不能再重复1975年和1981年时的错误,大幅增加福利开支来激发消费,导致进口需求上升,加剧通货膨胀和恶化公共财政。萨氏政府认为,法国目前所遭遇的危机是一场“结构性的危机”,与其直接刺激消费,不如趁此对国内经济结构重新调整,将有限的空间用于刺激投资和增强法国的竞争力。但法国政府这一重投资轻消费的决策选择并未被民众广泛接受。据法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CSA调查结果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所奉行的政策不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据另两个民调显示,高达70%法国人支持大罢工。萨科齐也因此成为第一位因为自己的经济刺激计划而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的西方领导人。这样,萨氏将自己逼入死角。
更麻烦的是,大罢工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长期内部权力斗争而陷瘫痪的反对党——社会党的死灰复燃。其新领导人马蒂娜·奥布莱提出了一个替代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在议会提交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尽管表决时没有可能通过,但将会增加政府越来越大的压力。社会党正从民众不满政府处理危机中寻求机会,希望在6月的欧盟议会选举中卷土重来。
精力充沛、作风强势的萨科奇常被媒体批评为“管得太宽、无处不在”,甚至被称作穿西装的拿破仑,但在面对数以百万计、心怀不满的工人、学生、教师、医生和铁路工人上街之后,他如何能继续推动不受欢迎的改革措施,尚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1月29日法国大罢工让雄心勃勃、誓言改革的萨氏政府雪上加霜。
(作者系浙江知名国际问题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