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2-11 03:15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一些行政单位的部分资产处于闲置状态,“躺”在库房里“睡大觉”;另一些单位则短缺必要的办公用房、设施设备。建立国有资产调剂使用、共享共用制度,可激活闲置资产,做到物尽其用——
引子:由一所山区小学难圆“电脑梦”引发的思考 春节前夕,记者赴吕梁某山区县采访,顺便看望了当地一位熟识的农村小学校长。
让记者惊讶的是,这里的教学设备十分简陋,居然连一台电脑都没有。如何能让这里的师生也像城里学校一样拥有电脑?记者与这位校长就此进行了一场对话。
记者:我建议你尽快购置一批电脑,建一个电脑教学室,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校长:这道理我懂。但不是学校不想买电脑,而是没钱买。就筹建电脑教学室的事,几年前我就向上级部门打过报告,也多次给村委会反映,他们都表示支持。可咱这里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条件差,这笔经费始终到不了位。
记者:有没有想过其它的解决渠道?
校长:办法我倒是想好了一个。你看,县里有些机关的经费比较充足,电脑换了好几茬,更替下来的旧电脑没啥用处了,全“躺”在库房里“睡大觉”。其实,这些旧电脑啥毛病没有,就是样式稍显陈旧、配置较低,要是能转让给我们学校,完全够用。
记者:这确实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这样一来,一方面,这些旧电脑被重新利用起来,不会形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无需投入一分钱,就圆了你们学校的“电脑梦”。
校长: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行不通。我试着先后和几家机关联系过,有的也赞同我的想法,但表示这些旧电脑属国有资产,按照有关规定不得自行随意转让。对此,我感到困惑:要给我们学校配备新电脑,财政需花一大笔钱,而现在通过调剂使用,既可以不花一分钱就给我们配上电脑,又能让那些闲置的旧电脑有了新的“用武之地”。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校长的一番话,引起了记者的深思:目前,全省广大行政机关处于闲置状态的国有资产的数量是否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国家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的大背景下,能否通过采取有效的调剂手段,激活这些资产,让“闲”资产“忙”起来、“死”资产“活”起来,实现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现状:国有资产在各单位、各地区之间的配置结构性失衡,闲置与紧缺并存 春节刚过,记者就国有资产在各单位、各地区的配置情况专门进行了调查走访。结果表明,国有资产在各行政单位之间的配置,普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即,资产的闲置与紧缺并存,一些单位由于种种原因,配置的办公用房面积偏大,购置的设施、设备等标准过高,更新的速度也较快;而有些单位则因工作任务调整、人员增加或历史性的原因等,短缺必要的办公用房、设施和设备等。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在几年前的机构改革中,我省某市一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被精减了多一半,剩余的一小半人一直独占着该机关原来偌大的办公楼,房多人少,部分办公用房常年闲置不用,有的还租了出去。而总体来看,该市市直单位目前的办公用房其实并不宽裕,仍有不少单位至今没有自己的房产,办公用房只能由市财政拨款来租借。公务用车的配置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省城一家机关的办公室主任向记者“倒苦水”说:“我们单位有职工近200人,车辆却不足10台,往往因调配不开而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行。”但同样在省城,记者却注意到,一些部门配备的公车较多,因车多人少,以致这些部门车辆的利用率较低,大部分时间都“赋闲”在单位。
在办公设备的购置上,类似的问题也很多。在我省一些经济较富裕的地区,许多部门早在数年前就将电脑由普通的换成了液晶的、把办公桌椅由普通的换成了高档的,被替换下来、尚能够使用的旧电脑、旧桌椅尘封于库房里。而与此同时,在我省的不少贫困地区,有些行政机关至今还无力配齐电脑,所用的办公桌椅也很简陋。
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衡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浪费严重,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又因缺乏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用房,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而要为这些单位配齐设施设备等,财政则须支出一大笔钱。总之一句话,国有资产配置的不均衡,导致有限的资源未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
方向:建立国有资产调剂使用制度,在共享共用中把“闲”资产变成“忙”资产 针对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记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今后应要求行政单位配置资产时,对有规定配备标准的,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备,严禁超标;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应尽快研究制订相应标准。另一方面,当务之急是迫切需要建立国有资产调剂使用、共享共用的制度,即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对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在各行政单位之间积极进行科学调剂,加快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逐步改善资产配置不公平的现象,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走访部分行政单位,并与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座谈,记者感到在全省建立国有资产调剂使用制度的关键是抓好三点。首先,必须明确由谁来负责调剂。仅仅依靠各单位自身的自觉性,显然是难以确保实现有效、公平调剂的。鉴于目前行政单位的国家资产管理职责已明确划归财政部门,各行政单位应在财政部门的牵头组织下,积极配合,共同开展好此项工作。其次,财政部门应尽快摸清家底,切实掌握各个行政单位资产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资产调剂整合、转让置换的信息平台,为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合理流动创造一个便利的条件。三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措施,让各家行政单位增强对资产实现共享共用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自觉、主动地予以配合,合力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事实上,我省各级、各地财政部门近年来已陆续开始了一些对国有资产进行调剂使用的积极探索。比如,在省财政厅的委托下,省财政实物库先后对省直单位更换的公务车在有关单位之间进行了调剂,累计调拨可使用旧车近百辆,解决了部分单位的用车紧张问题,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相信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在不久的将来,国有资产调剂使用、共享共用的“星星之火”,定会在三晋大地“燃”成“燎原之势”。
链接 为了推进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减少重复投资,节省财政资金,实现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创新资产管理方法,加快了国有资产调剂使用制度的建设步伐。
北京市财政部门要求行政单位举办临时性大型活动所需购置的资产,要纳入政府采购,举办完活动后,要将这些购置的资产上缴财政实物库,交由财政部门管理,以备今后使用。如果财政实物库中现有设备能够满足活动的需要,就不再重新购置,直接从财政实物库中调拨,使用完毕后缴回。通过这一措施,减少了新增设备的闲置浪费。同时,北京市还加大了对单位报废、淘汰资产的合理利用力度,从中选择出一些能用的办公设备调拨到基层单位、贫困山区等地使用。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先后从中调拨电脑、复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300多台,用于支援贫困山区,将70多台计算机和配套桌椅调拨给市福利院,52套音响设备调拨给山区学校,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厦门市建立了“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制度。所谓“政府公物仓”是政府集中管理行政机关公共资产的一种形象表述,即由财政部门对行政机关的公共资产实行专账核算,集中管理。据介绍,实施“政府公物仓”制度以来,该市共受理500多家行政机关申报处置的资产67.5万件,共为268家单位捐赠、调拨各类资产25688件。几年来,该市还加大对进入“政府公物仓”报废物资的维修整合力度,先后修复电脑2364台、空调6858台、打印机765台、复印机268台、电视机458台,并将之调剂出去,从而延长了国有资产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财政开支。
本报记者 范非 本报通讯员 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