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2月11日电(记者朱绍斌 蒋旭峰)虽然高校大学生求职难的消息频繁见诸媒体,浙江省淳安县汾口村高三学生余赛元宵节没过就已经回学校上课了,而且每天都自习到深夜。他说:“读书就一定会有出路。”
孩子的母亲余新风说:“我们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这样出来找的工作再差也不会像务农这样辛苦。
让余赛一家对考大学抱有坚定信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年寒假出现的大规模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村里很多孩子的家长都认为,如果孩子不读大学,工作出路就会相对较窄,只能外出打工,搞搞装修,做做修理,经营点小买卖。
余新风说:“这类工作门槛低,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最容易受到冲击。”
在距离汾口村不远的章姚村,村民蒋社东流露出没有让孩子读大学的遗憾。目前,他的儿子在杭州一家印染企业打工,月收入近两千元。
蒋社东说:“孩子虽然收入还可以,但是再往上走一个台阶就很难了,况且在小企业工作,总担心他工作不够稳定,今年在那打工,明年就不知道还会不会在那干。”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农村家庭都开始以长远眼光思考子女的就业问题,在提供“短平快”职业技能培训的中职学校与高校之间谨慎选择。
由于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一直上行,就业机会比较充裕,再加上政府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支持力度,送子女到中职学校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然后外出务工,已经被很多农村家庭所认可。
在以“订单式教育”著称的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十七八岁的农村孩子一般接受两到三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就可以根据校方和用人单位事先建立的合作备忘录就业,从事的行业包括纺织、建筑和机械。这里的孩子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能得到人均1500元的政府补助。
相比较而言,普通高等院校一年的学费大约在5000-6000元,如果包括食宿费,一年得花至少上万元。对于人均纯收入只有4000多元的中国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环球职业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何广文说,农民是最讲求实际的。面对大学的高昂学费、高等教育没有与市场需求有效接轨等因素导致一些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状态,很多农村家庭都改变了一定要走大学这座“独木桥”的思路。
中国目前尚没有权威的城乡大学生比例统计。《广州日报》上月援引专家估算说,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2.3%和17.7%。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占30%以上。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均变得非常严峻,政府正在同时着手解决这两方面的难题。很多地方政府在中央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下为就读中职学校的返乡农民工给予更高的学费和生活补贴,并为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路永民说:“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这两种教育方式相辅相成,职业教育培训从就业角度来讲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农村的孩子享受高等教育并以此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对国家的发展是有利的。”
她认为,金融危机也对高等教育提出更为了严峻的考验。“这意味着大学不仅要从整体素质上对学生进行提升,使学生在毕业时有能力快速适应并胜任工作,同时当今的大学生再也不是‘天之骄子’了,他们要摆正心态,不能好高骛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