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01: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已担任了十年“世界经济论坛”评委的马丁•沃尔夫称,出路一定在像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不像西方那样什么都有,消费潜力巨大,我们需要从新输理国际经济框架,这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全球将现G2格局
今天我们继续为您报道全球商界领袖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关注最多、讨论最多的经济话题。
谁会引领世界成为新的力量?
2008年9月14日, 雷曼兄弟轰然倒下,仅仅一个月,华尔街五大投行尽数沉没。纽约,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正面临崩溃。谁将取代华尔街?伦敦经济学院院长戴维斯乐观预测:伦敦有可能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但一个月之后,金融风暴就蔓延到欧洲,英国最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不得不靠政府的200亿英镑艰难度日。投资大师罗杰斯一度宣称“英国经济已经完蛋”;而日本在风暴之初果断出手,展开了令人震惊的大手笔跨国抄底,野村控股收购雷曼北美以外的大部分资产,三菱UFJ金融集团也吃进摩根斯坦利20%的股权,就在全球认为东京将取代纽约的时候,野村控股宣布,因收购雷曼,第三财季亏损高达38亿美元,三菱UFJ金融集团也连续9个月亏损。日本经济更是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衰退迹象已经显现。在世界经济风雨飘摇的时候,谁将主导世界新的经济格局?
记者:“假设世界经济将在2009年后半年开始恢复,哪些国家将会是先恢复,哪些国家落后?”
马丁•沃尔夫:“如果我们审视西方经济循环会发现总是美国带领世界走出低谷。”
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已担任了十年“世界经济论坛”评委。
马丁•沃尔夫:“我认为第一个走出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会是美国,可能在今年或者明年的时间,紧接着是出口依赖型国家比如德国、日本和瑞士,需求增长后这些国家会被拉出泥潭,这是我的猜想,关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他们在走出经济危机之后的增长会是比较微弱的,不会像以前我们看到的那种强势的反弹,我认为这次不会是这样的。”
在很多人看来,当过去以欧美为主要经济动力来源的格局被打破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会成为平衡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力量。
记者:“您赞同这种预测么?如果赞同那么中国是否会引领这种复苏?”
林毅夫:“那么处于当前世界的这种危机当中,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衰退的状况之下,世行最希望就是中国维持相对高速的发展。”
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拟定研究计划及发展方向上扮演相当重要的决策角色。
林毅夫:“世行最希望就是中国维持相对高速的发展,那么对解决世界贫困的问题很重要,也是对世界经济能够比较快地复苏来讲,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可以说,在本届达沃斯论坛上,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论坛热议的焦点,事实上,这些国家正在以比人们预料的更快速度成为一支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当然,也有人对此态度谨慎,他们认为这种新力量到底有多强大,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高,印度对外资输入的严重依赖,这些现状能否改善决定了新兴市场未来的影响力。
史蒂芬•罗奇:“中国如果想领导这种复苏就必须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史蒂芬•罗奇,摩根士丹利亚太区主席,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史蒂芬•罗奇:“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做出这样的调整,中国则会起到更多的领导作用,但只要中国还依赖外部需求,靠出口拉动其经济增长,那么谈中国的领导作用则为时过早。”
每一次大的经济变革,都会崛起新的经济中心。上世纪70年代,日本凭借汽车和家电产业,崛起世界;20年后,美国凭借信息革命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再一次引领全球经济增长,IT业替代传统的汽车等制造行业让本已老迈的美国经济重新登上经济霸主的宝座;而进入21世纪,一个新的名词“金砖四国”让世界经济看到了新生的力量。新兴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标准普尔发布预告称,在“金砖四国”中,只有中国最有可能因为实施财政刺激计划,找到抵御这场危机的发展动力。
马丁•沃尔夫:“我们一直说的那样,出路一定在像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不像西方那样什么都有,消费潜力巨大,我们需要从新输理国际经济框架,这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挑战。”
全球的经济领导权应该由美国和中国一起来担当?
今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危机后的世界。从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人们不断在改变他们对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的看法,在引领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这场赛跑中,到底谁会拿到第一棒?即使在全球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中间,这个问题也充满了争议。有意思的是,在达沃斯,我从各国商界领袖口中反复听到这样一个词,G2,意思是全球的经济领导权应该由美国和中国一起来担当。
记者:“您觉得这次大家都在提G2,中国和美国未来这样一个格局,是中国又一次被高估了吗?”
赵令欢:“我注意到是国际上这些人提,甚至是发达国家的这些经济学家、政客在提。”
赵令欢,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作为一位来自中国的投资专家,他认为对待G2的说法中国人要有理性判断。
赵令欢:“这个可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中国崛起的重视,和希望中国崛起之后,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么一种心愿,但是我觉得我从中国这个角度来看,因为我们在投资企业,在帮助中国企业发展,我觉得我们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所以谈G2的时候是为时过早。”
记者:“在这次年会和其他活动中经常提到一个词就是chi-two,来指代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美国和新兴经济体中国,您认为这种对世界新秩序的描述夸大其词么?”
托尼•布莱尔:“这确实有点夸大其词了,但我能够理解人们为什么这么说。”
托尼•布莱尔,英国前首相,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有着深刻认识,在全球政坛具有重要影响力。
托尼•布莱尔:“中美关系特别是战略关系是美国新任总统议事表上最重要的事,这有着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影响,所以必须处理正确,欧洲也很重要,日本,其它新兴国家都是如此,二十国际团是有其意义的,但是人们要确保中美关系能够发挥有益作用是正确的。”
图片02:施瓦布,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主席,同时兼任联合国发展规划委员会副主席,是世界政界和商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在本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最早提出G2概念的恰好是论坛主席施瓦布,他认为,中国的参与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份量。
在本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最早提出G2概念的恰好是论坛主席施瓦布。但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GDP总和的比例只有6%,美国是25%,日本是9%,欧洲各国所占的比例是33%。施瓦布提出G2这个概念,他想表达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施瓦布:“中国的参与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分量。”
施瓦布,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主席,同时兼任联合国发展规划委员会副主席。是世界政界和商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
记者:“您在论坛上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那就是G2,代表中国和美国,您认为这是夸大了事实吗?对中国的估计是否过高了呢?”
施瓦布:“完全没有,我们提出了G2,但是我们可能更需要G3,意思是中国、美国和欧盟,我们不能忽视欧盟,它的经济实力已经可以和美国比肩,但是我认为我们同样也要重视小国的参与,只要该国能够作出积极的贡献,我们鼓励所有的国家参与,四个星期前的达沃斯论坛很多小国出席,它们作出学术上的贡献,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非洲十分重要,因为世界的严重问题都集中在这一区域,它们面临水资源短缺、贫困等等。”
尽管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容世界忽视,但实际上,世界的重心依然倾向美国,所有人都对奥巴马新政充满期待,世界经济依然看美国脸色。虽然美国的失业人数刚刚创下1974年以来最高水平,但是上周五纽约股市却大幅飙升,并带动欧洲和亚太股市大涨,昨天奥巴马的方案获得通过,但是由于方案中一些条款的不明朗引发担忧,美国股市大跌,欧洲股市和全球股市今天应声大跌,这说明,美国依然被认为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事实上,在本次达沃斯论坛上,绝大多数商界领袖判断,美国作为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记者:“人们最近还经常讨论美元作为各国政府储备资金的地位受到的挑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马丁•沃尔夫:“如果有人问50年后是美元还是欧元的天下,我认为还是美元的可能更大。两种货币都很有机会,但是美元根本不可能消失,尽管欧盟成员是有清偿能力的大国但欧元还是存在崩溃的危险,我想也会有人选择欧元,但是只要美国通货膨胀不会十分严重,美元还是会保住外汇储备货币老大的位置。”
中国得到全球商界领袖共同青睐的原因何在?
谁会成为世界经济未来的领头羊?当我在达沃斯向一个个商界领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回答,G2\G3\G9\G20等等。但无论是谁,都不会忽视中国的作用,那么中国究竟是因为什么,得到了这些全球商界领袖的共同青睐呢?
2003年,“金砖四国” 概念被高盛公司提出,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身上。高盛预测,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剧烈洗牌,全球新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美、印、日、巴西、俄罗斯。然而时间刚刚走到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就横扫世界,当全世界经济都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时候, 2009年,中国政府依然提出,要确保8%的增速。这让世界惊叹。为什么中国经济能绽放出如此的活力?标准普尔的分析显示,中国有足够强劲的需求市场、中国的银行系统相对健康,而果断及时的4万亿救市措施也再一次刺激了投资增长。
马丁•沃尔夫:“我认为中国会很快恢复,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非常庞大,我也相信中国政府又决心有能力组织好计划实施,这一点十分重要,虽然以中国的标准,出口会对中国造成一些问题,但是经济刺激计划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投资和消费,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在林毅夫看来,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两者都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林毅夫:“因为中国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产业升级有相当大的空间,我们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方面的投入有相当大的空间,再加上我们经济增长那么快,民间的积累也多,政府的财政也是相对来讲比较宽裕,所以动员政府的力量,跟企业、民间的力量来扩大内需的空间是比较大的。”
投资、消费和出口向来被认为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消费在“三驾马车”中表现一直最差。目前,世界平均消费率在70-80%之间,而中国的消费率始终在60%以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出口受阻,外向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除了四万亿巨量投资,中国政府正在酝酿实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完善居民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拉动消费这个巨大的经济引擎。
马丁•沃尔夫:“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根据中国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只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0%,这方面当然不能和西方国家的70%做比较,英国的比例是70%,日本接近60%,首先就是要找出为什么中国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那么低,为什么人们要存那么多钱,有可能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们担心健康问题没有保障、保险制度不健全等等。”
马丁•沃尔夫还做给记者做了这样一个比较,印度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印度人同样也储蓄,但是,中国的富裕程度是印度三倍,消费比例却只高出另了5%,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政策需要做很大调整。
马丁•沃尔夫:“政府应当将注意力转移到家庭,鼓励他们消费,短期内中国政府在扩大投资,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点,但我的观点是中国的开销已经非常高了,扩大投资不是一个长期的方法,我们再来看看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如果想要从危机中健康地恢复就必须增大开销。”
半小时观察:人民幸福 才是发展之本
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到底能世界带来那大的破坏还需要人们通过各国的救济情况来评估,但是,世界经济格局的版图就此会发生改变则是确定无疑的。各个有实力的国家都想在这个过程当中谋求和促进对自己更有利的变化,也是基于国家利益的根本所在,实属自然。但是正如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一样,出发时的位置并不重要,甚至行进中的位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而对于某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来说,其最重要的结果不是发展数字本身,而是要让人民切实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快乐,要让人民在各项经济数字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切实地改善生活,增加他们生活中的幸福。
在达沃斯论坛上,人们反复称赞中国已经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乐观地预测着中国的未来。并在此基础对中国寄予了很大期望。但是我们自己依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保持一种平常的和稳定的心态。中国不谋求经济上的霸权地位,只追求发展和进步,同时让这种发展和进步真正造福于每一位中国公民,要真正让经济发展成为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的手段。这就要求我们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国计民生当中来,增加对人民生活的促进和保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经济竞争中迷失了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