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本报讯(吕露)“以前家里取暖就是用煤炉,总怕煤气中毒,还有满屋子都是烟尘。现在换成电取暖炉后,设置好温度就不用管它了,既干净又安全,还挺暖和。”家住北京市安定门街道49号院的高文英大妈指着自家的电暖器乐呵呵地说。
往年一进入冬季取暖期,北京市东城区的胡同里拉煤的平板车穿来穿去,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蜂窝煤。如今,这种景象在东城区实施“煤改电”的安定门、北新桥、交道口、景山等街道的110多条胡同里再也看不到了。
今年,住在东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两万余户平房居民,彻底告别了小煤炉和往年忙着搬煤的经历,共同享受着“煤改电”工程带给他们的实惠。
平房“煤改电”没有给居民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居民家中安装的这种电暖气内部有个氧化铁蓄热器,电暖气主要依靠热能储蓄,晚上蓄能享受优惠电价,白天释放热量,通常不需再用电。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采暖季的每晚22时至次日6时,每千瓦时电价仅0.3元,政府补助0.2元。居民采暖用电每千瓦时自己只需掏0.1元。
居民算了一笔账,以建筑面积20平方米的平房为例,用电取暖,一个采暖季耗电约5000千瓦时,采暖费约500元。而用煤一个采暖季约用煤1.2吨,采暖费约720元。实施“煤改电”工程后,居民的采暖费用没有增加反而降了。
东城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煤改电”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也是明显的。监测数据显示,高文英老人家所在社区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日均浓度与去年相比均大幅下降。
据了解,东城区从2003年起成为北京市“煤改电”试点区域,截至2008年,东城区共完成约4万户居民的“煤改电”。
2009年,东城区计划投入7.1亿元资金,完成历史文化保护区内3.2万户平房的“煤改电”工作,东城区二环内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住户今年将全部实现“煤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