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津记者艾秀廷、刘剑英、王玉亮)2009年是邯郸市的“企业服务年”。春节期间,邯郸市各级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在企业、车间度过的,他们调查研究、指导生产,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邯郸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加深,给今年的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为此,邯郸市委、市政府提出“保工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保大局”,决定在全市开展以“送政策、帮解难、促生产、保增长”为内容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制定出台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扶持潜力企业尽快成长,切实发挥工业企业保增长的主体作用。
在“企业服务年”活动中,该市按照差别扶持的思路,把全市882户规模以上企业分为三类,进行分类指导。第一类企业运行状况良好,有自主品牌、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第二类企业遇到暂时困难,从技术和产品来看,发展前景尚好;第三类企业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对市场前景好、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鼓励其采取不同的方式兼并其他企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较好,但由于装备水平落后,影响其竞争力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扶持力度,在资金上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提升竞争力;对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促其自然退出。
为开展好“企业服务年”活动,该市财政预算安排技术改造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加强对企业管理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评价考核体系;把采用国家标准、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作为硬性要求,加强标准、质量、计量监管,夯实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启动全市工业运行信息直报和运行监测分析预警系统,及时搞好运行调节,提高煤电油运及资金要素的协调保障能力,建立政企联动协调机制;突出抓好100个竣工投产项目,千方百计落实生产条件,促其尽快达产达效。
“企业服务年”活动开展以来,该市工业生产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39%;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7.16亿元,同比增长9.75%,实现了首月“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