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数据,1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6万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此前的历史纪录,引起经济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新增贷款缘何激增?贷款投向有哪些特点?这将对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月度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 “1万多亿是我国月度新增贷款比较高的数字,在以前没有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去年12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7700亿元,当时一度引起经济界的广泛关注,这种飙升势头在今年初并未停止,今年1月份前20天,新增贷款已经超过9000亿元。
“银行基于自身的考核方式,会把一些项目贷款留到第二年年初,这样每年年初会形成银行的放贷高峰,这是导致1月份信贷高增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解释说。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每年的1月份乃至第一季度是银行放贷的高峰时段,根据过去5年的数据,1月份贷款投放量占全年总投放量的比重近20%。
“除了银行"前高后低"信贷投放规律,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去年12月份到今年一季度又是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重点落实时期,这直接促成了1月份的贷款高增。”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今年是落实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第一年,很多项目都是今年新开工,因此信贷会在年初集中发放。
贷款向“铁、公、基”项目集中 票据融资占比显著增加 就在关注到信贷规模的同时,不少经济学家也注意到了信贷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大量新增贷款投到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去,中小企业融资金额并不大;另一方面,与以往相比,票据融资占比明显增加。”郭田勇说。
主要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也显示出这一现象。中国工商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披露,今年1月份工行各项贷款增加1171亿元,其中693亿元投入电网、铁路、核电、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占比接近6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