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泉
在“中国竹子之乡”长宁县,今年正月十五的“龙灯节”再次演绎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彩。
龙灯节的程序依次是祭龙、舞龙、巡游,最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烧龙。
晚上6点过,街道上等候烧龙的人群,早早燃起了烟花爆竹。
晚上7点整,4响礼花升上天空,宣告烧龙开始。只见舞龙人头戴竹帽,手舞竹龙,狂奔而出。“铁花来!水花来!火炮来!”舞龙人害怕自己的龙烧得不够干净,总是不断赶往铁花、水花、鞭炮多的地方。
原来,长宁民间认为,烧龙的火焰越高,龙就腾得越高,年辰也就越好;龙烧得越光,舞龙人就越吉利。古时长宁没有烟花,当地百姓就发明了铁花和水花。铁花是将白口铁熔化成铁水,一人用小勺舀起,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木板击铁水,铁水向天空飞溅,宛如礼花绽放,十分好看。铁花的击打十分讲究默契,要做到“花多而亮,且不伤人”。水花是将铁粉、火药、镁粉装在竹筒里,点燃引线,群星闪烁,十分好看。好的水花可以烧1分钟左右。
直到晚上9点后,舞龙人将烧得只剩下光秆秆的龙灯,拿到淯江河边,摆上香案,点燃灯烛,将龙的骨架用火烧尽,送龙归天。而龙须和龙头上值得纪念的物什,舞龙人会自己留着,挂在屋里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