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记者突然收到一条从某投资计划销售经理处发来的短信,除了开头几句新年问候外,其后的词汇皆是在推销其目前正在募集资金的某项信托投资计划。接下来的几天,记者又接连不断地从这位销售经理处收到类似的短信。
这位销售经理还通过快递方式,直接将两份投资计划推广书送到记者手里。看过投资计划书后,记者发现,一份是2008年初已经成立并开始运作的证券投资类信托计划,另一份则是早在去年10月便开始募集的某PE股权投资项目投资计划。
此前,记者仅是与这位销售经理在半年前的某次活动上有过一面之缘,匆匆互换过名片后,便再无多少往来。这样陡然增温的态度,让记者颇感这位销售经理的殷切之情。
募资不顺,私募着急了? “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募资计划进行得不顺利,着急了。”深圳私募投资界资深人士郝加华对上述行为分析道,“所以他们要广撒网,能逮着一条鱼算一条鱼。现在不管是私募还是PE、VC、创投,从去年开始,向外募集资金的难度已经增大了。如果是前两年,那些销售经理肯定不会把你看成目标客户。”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私募证券基金报告》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股市暴跌,中国A股市场哀鸿遍野,沪深300指数从年初的5340点一路下滑到1817点,跌幅竟达65.95%,荣登全球跌幅榜之冠。私募产品业绩也随着大盘大幅下滑,信托产品的发行数量也随着投资者的购买欲望降低而逐渐减少。从去年1月份成立的18个,到12月只成立了1个,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行情的持续低迷,直接影响了信托产品的发行。
同时,该报告显示,从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多少来看,是与上证指数的走势有直接关系的,2007—2008年是股市最火爆的时候,各投资管理公司也借势通过信托公司大量发行信托产品,所以信托产品的数量在这段时间增速很快,2003、2004、2005年成立的产品每年只有1个,而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在2007—2008年这两年时间成立的,其中2008年成立的信托产品就有84个,同比2007年增长了27%。
郝加华表示,前两年股市行情火爆,带动了民间投资热情的膨胀,所以那个时候大大小小的投资公司募资情况都很好。而从去年股市大跌开始,随着泡沫的破碎,募资状况就逐渐变差了。
“主要是资金持有者的投资信心在不断下降,尤其是对于那些高风险的股权投资类产品更是信心不足。现在很多信托计划都由于募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往往拖延成立时间,增长销售时间,甚至有些中途夭折。有的公司去年一年都在搞一个项目,每周不断地开产品销售会,可是到年底,还是募集不到资金。”郝加华介绍道。
市场出现转暖迹象? “现在的情况,对于那些没有名气的中小型投资公司来说日子会很难过。有名气的大公司可能会比较好。”郝加华认为,“小公司的销售能力很差,如果不依靠某些好的特殊渠道,根本募集不到款项。比如我听说的一个项目,一开始投资公司的人死命去推,成效很差,后来把这个项目变成信托计划,同时联合了某银行一起做,才比较顺利地募集到款项。”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信托等投资产品销售热潮的重现,是因为市场出现转暖迹象。深圳某创新类券商理财部门投资部资深人士表示,在市场格局处于巨变之时,机构投资者和大资金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和想法往往与普通投资者是背道而驰的,现在市场确实有些转暖的迹象,公募基金都在大举进入,所以他认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的信托类产品推销热潮的出现,主因是投资操盘者们对市场的未来预期表现乐观。
无独有偶,诸多深圳私募界大佬也在不同场合发表了预期乐观的言论,深圳私募业的明星人物———同威资产的李驰在博客中这样写道:“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之人。现在出世的信托/基金,就是为抄世纪大底而诞生的。大机会只有在暴跌后才可能出现。我们已经为我们的委托人准备好下一个Tenbagger了。2007年下半年我们坚决不发信托,回避了暴跌风险。今年一月起,我们开始推介我们的信托产品。我们相信,我们是在正确的地方与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记者晏磊)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