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0后作家魏天一在《萌芽》杂志连载的作品《镜子风暴》由接力出版社出版。与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主流文学的明媚忧伤文风大不相同的是,书中塑造的是一个90后校园侦探的英雄形象,而且作品在想象构造和逻辑推理方面,大大超出了人们对于90后作品稚嫩单一的刻板印象。
而魏天一虽然年纪小,但是看问题未停于表面,最近他便就爷爷辈的励志作家刘墉的《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笈》提出有关新新人类的教育问题,其中包括写作和做人、90后的原则以及网络的用途等内容,对话刘墉。
文笔再好不动人也是烂 同为作家,魏天一自然会就写作的问题与前辈刘墉进行探讨,这里面既有他的困惑也有自己的看法,而刘墉则认为文章最重要的是动人,其次才是文笔。
魏天一:韩寒说作家签名售书是一件没有骨气的事情。我觉得签售和骨气没关系。刘老师您觉得呢?
刘墉:我不喜欢签售这个词,有贬义。签售可以,但不可为售而签。每一行都有它的工作伦理。就如今天你开印刷厂,承印《哈利·波特》,就算外面有千千万万的读者,包括你的孩子,向你打听新书的内容,你也不能透露半个字。
魏天一: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小说的故事和文笔哪个更重要。刘老师怎么看?
刘墉:文笔烂、白字满篇,只要能打动人心,即佳作。文章再好,不动人,还是烂。常听人说作文难,其实一点也不难,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不再需要“掉书袋”来显示自己的渊博,也不必“之乎者也矣焉哉”地写许多文言虚字。作
看80后不顺眼的人老了 当80后不再年轻,90后已经开始接触社会,并在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他们的想法,他们大都独立、自主。作为90后的魏天一也想知道刘墉对80后的看法。
魏天一:听过一句话,忘记是谁说的了。“年轻算什么,谁没年轻过,你老过吗?”我觉得很可笑,真的,如果死人可以开口说话,他看见世上的活人,要不要也爬出棺材对活人们说一句:“活着算什么,谁没活过,你死过吗?”这值得炫耀吗?您觉得是我们年轻人太狂妄,还是长辈们对我们有偏见?
刘墉:看年轻人不顺眼的人,是真老了!最近我应邀到重庆的一个重点高中演讲,离开的时候好多学生追着我问对大陆80后作家的看法,他们还怕我不懂,就说是指1980年后出生的那些年轻作家。我说很棒啊!我看过他们的作品。学生立刻笑了起来,说:“您不知道?其中一位还骂过您呢!”我说,我知道!年轻人发表年轻人的看法,他们有他们的感觉,而且敢说出来,不是很好吗?我们每个人到这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创造,尤其是年轻人。
网络的发达让视野拉开 相比之下,90后对网络更依赖,刘墉认为网络不需要排斥,反而令人们的视野更加扩大化。
魏天一:我觉得传统文学界对网络文学有排斥,仿佛网络上的作品血统不好一样。这让我觉得很无厘头。
刘墉:好就是好,放在哪里都好。说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半夜,狂风暴雨,我家屋顶漏水了,赶紧打电话给瓦匠。他在电话里问我什么地方漏?我说不知道。他说:“你非知道不可,这样我也才知道明天怎么修。”挂上电话。我太太说:“三更半夜风雨又这么大,你能上屋顶去看吗?”可是,我才花三分钟就得到了答案!我上GoogleEarth,点几下就看到了我家的屋顶。这就是视野拉开、把心放大的结果。网络、通讯的发达,让世界变小了。相对的,我们的想法也得改变。
普鲁斯特问卷 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谁?
魏天一:还没出世。
刘墉:没有,因为每个人都是平凡人。
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魏天一:对梦想的尊重,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不惜时间金钱)。
刘墉:买艺术品。
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了?
魏天一:爱护动物(人类喜欢用嘴和牙齿爱护吗?如果不是,就不要那么伪善!)
刘墉:大师。
竞报记者王宇南 (来源:竞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