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2月14日电 随笔:充满商业味道的情人节
记者马桂花
如今人们日益发现,圣诞节这个西方传统的家庭节日已为越来越浓重的金钱味所笼罩,情人节也不例外。
在经济低迷的英国,商家在情人节前半个月就已跃跃欲试,将各自店铺重新布置。
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站,处处都在提醒你情人节就要到了。巧克力、香水、化妆品、葡萄酒、鲜花和内衣的广告都与情人节挂上了钩,图书、光盘等其他商品也不甘落后,“我爱你”的醒目字眼令囊中羞涩的人更感紧张。
网络上有人推荐最浪漫的情人节读物,也有商家借媒体之口推出表达爱意的手表、戒指和项链。报纸副刊上有人向你建议如何在情人节这一天选择餐馆,如何在家中营造浪漫气氛,如何心怀期待。同时又有人提醒你,在目前的经济气候下,应该如何保持良好心态,才不至于在这一天失望……
如此气氛之中,人们纷纷开始准备这一天的庆祝,买上自己的礼物,甚至专门去专卖店购买由各路写手精心措词设计的卡片。一切似乎都在商业之手的操控中,浪漫已无法独自存在。
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尽管人们仍然暗自期待在情人节这一天收到情书或情诗,但真正费神去做的人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简单写有“我爱你”的手机短信。
英国一家致力于保存和展示名人手写情书的慈善机构在网上进行了这项调查。在参加调查的2500多名成人中,62%的人明确表示从未给所爱的人写过充满爱意的便条,更别说情书了;20%的人承认写过一首情诗;69%的人说他们通过写有“我爱你”的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表达过自己的情感。
该机构一位发言人说:“英国不乏用语言表达的最为浪漫的作品,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是丘吉尔的感人情书,就连达尔文那样在贝格尔号上忙着思考物竞天择理论的人都找得出时间给自己儿时的恋人写美丽动人的情书,而我们现在似乎已忘记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记录下来的价值所在。”遗憾、失望之意溢于言表。
调查同时发现,女性似乎对当今缺乏沟通感情的浪漫方式更为敏感。70%接受调查的女性表示自己情愿收到一封情书而不是短信,只有53%的男性有同感。同样,相似比例的女性希望自己的伴侣更加浪漫,而有这一希望的男性占59%。不过奇怪的是,14%的女性表示从未给过伴侣“浪漫惊喜”,而在男性中这一比例为8%。
撇开这些数字,有一点至少是人们心底的共识,即生命中没有浪漫是万万不可以的。但在当今商业社会,没有金钱辅助的爱意表达也是不太可能的。于是乎,在情人节当天的伦敦街头,你还能看到为吸引节日顾客打折的香水店、巧克力店内人头攒动,相爱的人们拉着手在商店柜台前挑选着戒指,女孩子手拿鲜花在伴侣的身边满脸幸福,还有一些人正怀抱鲜花急匆匆地赶路,想着送给心爱的人……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