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银碗银筷被熔化成这个样子
案件回顾
这家银楼位于永康步行街,被大盗连续光顾了两次。
银楼老板胡正纯第一次发现银楼被盗,是2月1日早上10点多。经清点,被盗的有18个银杯和14个银碗,还有1000多双银筷子。2月3日上午,他发现放在柜台内的样品又被偷了。
被盗的这些银器总重量有120多斤。其中包括胡获得专利的宝贝——18个银杯,共损失30多万元。
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小偷将银楼里的摄像头扭了个方向,警方推断此案可能为多人作案。
那么,小偷是怎么进入银楼的?怎么把这么重的银器运出去?是不是内贼干的?
案件昨天告破
昨天凌晨,永康解放街某幢二层楼,五六个人冲进一间屋子。
睡眼矇眬的罗某惊起。“警察!”一把锃亮的手铐铐住罗某。
罗某,正是盗走永康知名银楼银器的大盗!警察在罗某家的床铺下和桌子下,找到了胡先生失窃的宝贝。
警方在一家古董店发现线索
这桩案件,一开始让永康警方颇感棘手,被盗的银器一旦被案犯熔化了,再破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此案被列为永康市今年第一起督办案件。
这次,永康警方花力气找的是这些银器到底流到哪里去了?
警方把失窃的物品拍成照片,进行调查走访。
他们发现一条线索。在永康市区一家古董店里,曾有过这些东西。但古董店店主称,是有人拿来过10斤左右的银器。但他并不知道这是偷来的,他已经把这些东西介绍给人家了,拿了两三百元的介绍费。
他介绍的下家是东阳人,也是做古董生意的,但这个东阳人说,自己当时吃不准这些货到底是不是真的,就介绍给永康一家打金店老板了,拿了四百元的好处费。
在打金店店铺里,警方找到了几只银碗,还有部分已被敲碎的银器碎片和已被熔化的银块。
原来小偷是邻居
“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昨天下午,当接到警方通知去辨认赃物时,胡先生第一反应就是想看看,这个连偷他两次的小偷到底是谁。
案发后,胡先生根据自己的推理排除了内贼的可能性,但他一直怀疑,第一次案发前一晚,有好几拨人到店里看了看,没买什么就走了,“我认为他们是来踩点的。”
但警察告诉他,小偷不是到他店里“踩点”的顾客。
罗某,29岁,贵州人,他的出租房所在的解放街,就离步行街600米左右,他几乎每天都要打这里经过,“对这家银楼,他当然很熟悉。”永康刑侦大队反盗中队李副大队长说。罗某每天路过银楼,当然知道银楼里有宝贝。而银楼那几天没人值班,他当然也知道。
120多斤银器怎么运出去?
据交代,作案者有两个人。
正如警方所料,两次作案,他们都是敲碎银楼东边一扇窗后爬进去的。木雕纹的窗格子被扔到地上,窗户离地1.5米,只要一踮脚,人就可以钻进去了。
罗某熟悉情况,他负责进屋盗窃,进入银楼后,他先将里面的摄像头扭了个方向。另一个人则负责望风。
被盗的物品不仅价值大,而且很重,约有120斤重,这么重的银器,他们到底是怎么运走的?案发后,老板胡先生曾作过推测,可能小偷有车。
但据罗某交代,他们没有运输工具。得手后,在现场找了个布袋装进这些银器,一人扛着布袋从打破的窗户递出去,另一人在外面接应,然后两人徒手抬着走了。
步行街怎么会没人发现?
据了解,步行街两边临河,交通四通八达,而被盗的银楼正位于河边,那里光线暗,街面上的监控头可能辨识不清;步行街上的保安一般也不到那里巡逻。
罗某将偷来的银器藏在家里几天后,得知最近银价上涨,找到卖古董的老头,说货是自己从老家收来的,以1000元一斤的价格,出货10斤。
警方还在罗某家里发现了一些玉器等古董。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责任编辑:陈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