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作为“负面现象”被各方关注的。政府曾投入相当大的财力和人力,来填平校与校之间差距的“窟窿”,可在校际落差明显“缓和”的情形下,择校热仍然没有“退烧”的趋势,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教育改变命运”效应“提前释放” 教育尽管是社会公共产品,但家长对这种产品的认识基点是与家庭命运的改变连在一起的,甚至会用家庭的未来“赌”教育。近年来,个人、家庭对教育改变命运的关注度持续高涨,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已经是一个家庭“最基础的投资”。一位白领家长说:“可能谋一个工作岗位还没有择校这么吃力,但这是"一锤子买卖",马虎不得”,在他看来,入一个好的学校,就是投一个教育改变命运的“娘胎”。教育改变命运的思维效应不断放大,在择校中一再“提前释放”。
竞争与就业压力“水涨船高” 目前,择校前移的态势十分明显:从以前的中学,发展到以幼儿园为起点。而在这种潜意识背后,是家长为孩子在竞争中操劳的“膨胀”和为孩子将来就业担心的“引爆”——进幼儿园就考虑将来就业,择校虽发生在启蒙教育的始端——幼儿园,而驱动的则是高等教育完成后的末端——就业。
一位从事保险业的家长说起择校很坦率:“现在孩子的教育,已经不是享受型的学知识之旅,而是为就业打基础的捧饭碗之行,拼一个好的学校,就是循着优势的阶梯,保证小学高质量、初中重点率、高中尖子型、大学一流生,从而在挤破头的就业竞争中独占鳌头,这样才能谋到一种优质生活。”他认为,这幅为孩子描绘的蓝图,要以择校作为涂色的起点。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说:“现在的教育太急功近利了,这对民族素养的提高是不利的。”
优质教育资源延续“市场缺口” “即使到了教育现代化的程度,择校恐怕也难以绝迹。”一位特级校长这样判断形势,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总是延续着“市场缺口”。
以本市为例,基础教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学校办学大多在“高位”上运行。然而,“水涨船高”式的“统升”,实现的结果是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但各个学校之间仍存在着相对差距。“这样的态势,也决定了择校在相当一段时间依然存在”,江苏路第五小学校长邵春安这样表明观点。
家长追求相对优质教育的想法与市场的供求矛盾,构成了择校挥之不去的“情结”。这也就是说,择校热并不等于教育条件不好或学校没办好,而是家长受社会影响,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微妙变化的结果。
本报记者 苏军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