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左一)抵达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开始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新华社记者任正来摄
希拉里克林顿以美国国务卿身份首次出访,以亚洲为首访目标地区,以日本为首访第一站。
首访象征意义,不仅在于希拉里个人,也不仅在于她新任职务,而在于美国新政府以何种方式与世界各国互动。
首访主旨信息,由希拉里17日向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人员传递,即“平衡、和谐”会是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政府外交基调。
发布这一信息,似乎不经意,其实有意宣示与前任政府外交政策差别。
发布这一信息,似乎是以美国外交官为听众,其实是以日本、以亚洲,也以世界为目标受众。
发布这一信息,配合另一信息,即希拉里首访是“倾听之旅”。
发布这一信息,呼应奥巴马三个星期所发信息,即他指示中东问题特使乔治米切尔首次出访“从一开始就采取倾听方式”,有别于先前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采取指手画脚方式”。
这一切,系姿势和态度,或称姿态。
这一切,柔性语言多于刚性实际步骤,或称巧言慎行。
评判美国前任政府处置外交难点,如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伊朗核计划,一些专家认定为仅有态度、没有政策。
外交领域内,态度和政策,前者或许会受意识形态影响和个人好恶左右,后者则理应由国家利益及其实现手段决定。
外交政策主导者奥巴马和首席执行者希拉里知道,世界正揣摩、观望、判断,试以外交活动为素材,推测美国外交政策走向。
然而,外交政策制定,无论美国或其他国家,无论适用于特定对象或全球范围,都需要一群智囊、一段时期、一场互动、一个过程。
严格意义上,奥巴马外交方略尚未成型,至少有待成熟。
政策待产,姿态先行,希拉里首次出访似着意避免自己先入为主地助推外交政策制定,却有意让东道主先入为主地对她、对美国新政府产生好印象。(徐勇)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