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世界第三大零售巨头TESCO乐购每周将推出3500种“市调”价格商品,TESCO乐购方面表示,这些商品将比同行价格低。这是继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多种降价方式之后的又一低价策略。虽然商家屡屡搞促销,但却频频有消费者反映比照性较强的商品“原价”有水分,而且商家的价格变动目前不在相关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
紧随沃尔玛数百种商品降幅20%、家乐福1元小商品和针织品3折清仓活动,TESCO乐购今日推出全国范围的“市调比价”政策。“这不是降价促销活动,”TESCO乐购北方区相关负责人武汀汀介绍,此次每周推出3500种“市调”商品,是一项长期政策,而促销则是短期行为,另外,这些商品不一定是促销商品,但肯定比3公里商圈之内的同行价格低。
直接标称让利降价也好,和对手比价格也罢,这些都是零售企业在国际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通过低价刺激消费的一种手段。走进沃尔玛和物美等超市门店,“低价商品”、“我们更便宜”等各种降价促销信息随处可见,但质疑声一直不断。
沃尔玛本月初宣布全国范围百余种商品降价20%后,杭州物价局方面监测显示,其营养品价格是全市最高的;昨日,又有一则消费者状告商家牙膏包装上打8折,但售价却是价签上的原价,商家对此的解释是,“标价已经是打过折的了”。昨日,记者在几家卖场现场调查了顾客对降价的看法,顾客反映,如果真正降低了价格当然能够得到实惠,但是一些卖场经常把原价做改动,标注的促销价格其实就是商品之前的正常售价,或者降价幅度根本达不到商家宣传的力度。“不能完全相信商家所说的降价幅度!”顾客范女士直言。(记者吴文治)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