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频道2月19日电(记者姜泓冰)华东师大专家最近在长江河口调查研究时发现新物种——类闭尾水虱和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并提出“三类优势种”和“复合群落”等河口生态系统新概念。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陆健健教授所带领的“长江河口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环境效应”课题组,近5年来一直致力于厘清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长江河口口门内区域的现状,至今已鉴定出126种物种,纠正错误鉴定4种,订正学名10种,增补长江口新记录30种。
1个新种和两个新记录种为课题组的物种鉴定带来了意外收获。新种类闭尾水虱的标本收集于长江口顾园沙、新村沙及北港北沙潮下带,是生活在长江口潮下,体形类似软泥的底栖动物,体长约2厘米。2个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日本旋卷蜾臝蜚和齿半尖额涟,前者常见于长江口口门地区的潮滩上,后者见于长江口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部潮滩的潮沟中。原来它们仅在日本沿海地区有记录。新种的出现为全球变化提供了佐证,而两种中国新记录种和30种长江口新记录则是近期长江口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有力证据。
该课题组还提出了“三类优势种”和“复合群落”的河口生态系统分类方法。他们的研究表明,长江口高强度开发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影响是造成生态环境破碎化和加速生物演替,但对于生物多样性而言,并未出现。
此外,课题组对不同区域不同生长时期的互花米草生长区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具有良好促淤保滩功能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并非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克星”。互花米草生长会导致潮滩生物多样性下降,只是一种误解。
互花米草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被引入长江口的,90年代用于我国第一个湿地生态工程——九段沙种青促淤引鸟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九段沙已经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长江口其他潮滩也种植了互花米草作为促淤工程物种。专家们的结论对衡量长江口互花米草群落的生态效益具有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