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名政协委员建议,创新大学生就业体制机制
为期3天的“2009年赣州市返乡农民工就业招聘大会”2月4日在江西省赣州市黄金广场闭幕。30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包括建筑、纺织、服装、生产制造等岗位3万余个。
记者发现,90%以上的岗位较适合农民工,但这并没有阻挡大中专生求职的脚步。不少大学生前来碰运气,人数远远多于到现场求职的农民工。
某工程材料企业负责招聘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只招两人,但前来应聘的人很多,递求职简历的,大多数是大专以上学历。
一家纺织企业负责招聘的李先生有些无奈地说,企业要招普工、布料跟单工、会计和熟练工,但来咨询的都是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专业也不对口,不考虑招录。
就读于江西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张灵是应届毕业生,一早就来到招聘会现场,不到一小时就向6家招聘单位投递了简历。小张找的不是工作岗位,而是不要薪酬的实习岗位。张灵说,年前参加了大学生招聘会,但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一直找不到合适单位,眼下距离毕业只有几个月了,他只好“曲线救国”,先找实习单位,“通过实习积累经验,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去年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电子工程专业的陈放,希望在招聘会上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在招聘会上转了几个来回,一份简历也没投出去。像陈放这样到农民工招聘会“碰运气”的大学生不少。记者在现场对10名年轻求职者进行随机采访,其中有5位是大专或更高学历,中专生有3位。
在采访中,求职的大学生表示,他们都很清楚今年就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社会用人需求缩减,一些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另一方面2009届高校毕业生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江西省达到27万人,加上前两年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江西省今年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就业需求。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是今年江西省两会热议的话题。
2月13日,郭美荐、李建军等10多名政协委员向政协江西省十届二次会议联名提交提案《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案呼吁,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要创新大学生就业体制和机制,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整合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教育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系统规范的职业推荐、就业派遣和人事代理服务。要充分整合利用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的有效资源,发挥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搭建一个规范有序、就业信息丰富、开展工作方便的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良好平台。
政协委员们还提出,目前一些招聘单位借招聘敛财,如省内某金融单位收报名费100元,某教育局收考试费40元等。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毕业生为了找工作,敢怒不敢言。政府相关部门应规范用人单位招聘收费工作,同时降低人才中心和毕业生就业中心收取的人事代理费、派遣费、择业代理费等收费标准,减轻毕业生求职负担。余时财本报记者李菁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