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华英才半月刊 > 最新消息

王忠诚:“万颅之魂”唯忠诚

  国家最高科技大奖得主的医术与境界

  王忠诚:“万颅之魂”唯忠诚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和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数十年来,王忠诚呕心沥血救死扶伤搞科研,填补我国神经外科空白,创造脑干肿瘤手术成功率最高的世界纪录,获得各种世界级科研荣誉的人生历程,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上万例的人,被誉为“万颅之魂”。

  文/本刊记者 刘娜

  重量只有1000多克的大脑,神经众多,每个部位都与人体各器官神秘地联系着,是人体中最脆弱的部分。神经外科就是在这样的刀尖上行走,每一个动作都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

  然而,行走在这刀尖上的王忠诚,却创造了太多的奇迹,他成功治疗了世界上最大的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成功治疗世界上最难的枕大孔脑膜瘤、一次成功切除10个脑干和髓内血管母细胞瘤……

  王忠诚获得了太多个世界第一,荣誉也接踵而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白求恩奖章、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在新年到来之际,他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把大红的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交到了王忠诚那双上万次打开病人头颅的手中。

  缩短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与西方差距

  1925年12月王忠诚出生于山东烟台,那时候的他志向是学工,因为觉得国家的建设要靠工业。然而,由于家境不好,考大学时,他考取了当时不收学费的北大医学院医学系。大学毕业后王忠诚被分配到天津市立医院任普外科大夫。1951年冬,26岁的王忠诚随抗美援朝医疗队来到鸭绿江畔,正是这次经历,让他从普通外科转向神经外科领域。

  一天,一名头部中弹的小战士被送到了王忠诚的手术台上。小战士神志昏迷中还在竭力高呼:“为了祖国,冲啊……”然而,望着颅脑损伤的小战士,王忠诚和其他大夫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可爱的人”被死神夺走了生命。

  50年后的今天,那名小战士的呼声还在王忠诚耳边萦绕着。他说:“要是在今天,用不了两小时,就能把小战士救活……”从那时起,王忠诚就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学神经外科。”

  1952年卫生部在天津组织神经外科学习班,王忠诚第一个报名参加。不久,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在北京筹建,王忠诚也随之调到北京,开始了神经外科的创立。刚刚进入这一领域时,手中连一个颅脑实体标本都没有,他就和同伴们到郊外的乱坟岗里寻找头骨,消毒漂白,制成标本。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神经外科最大的难题就是诊断。当时国外早已经有了脑血管造影了。但由于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知识封锁,这种检查方法我们不掌握,“我的心里憋着一股劲,你们封锁,我就拼了命也一定攻克它。”回想起最初的艰辛,王忠诚难掩激动。

  在缺少资料和设备的情况下,王忠诚和同事一起,在同仁医院一间没有通风设备的房屋里,与尸体打了整整一个夏季的交道。他们在尸体上穿刺,然后照相,不断地检查,反复地试验,在放射线的直接照射下,一干就是几个月。

  人们评价说,王忠诚的临床技术已臻化境,然而这炉火纯青却是用千锤百炼、伤痕累累换来的。 为了掌握这项技术,王忠诚在没有防辐射装备的条件下,成百上千次地作X光验证。他连续六次患上肺炎,有一次甚至胸腔积水危及生命。当掌握了“脑血管造影”技术之后,他的白血球已经降到3000多,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至今也没有彻底恢复。

  王忠诚回忆说:“一个患者要拍4—5次,我们每次都必须在旁边给患者打药。”严重的放射线摧残致使他在此后的近60年中,多次患肺炎,其中两次严重的肺炎甚至令他徘徊在生死边缘。王忠诚说:“我在学校里学过镭的杀伤力,知道危害性有多大。但那时候条件差,没防护设备,我们豁出去了,必须成功。”

  就是这种对事业豁出性命的执著,让王忠诚不仅在临床技术上独占鳌头,也让他在医学理论上建树颇多,站在了神经外科的巅峰。就这样,耗费10年心血,王忠诚积累了2500余份脑血管造影资料,并对照手术发现进行分析归纳,在1965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这部专著被学术界称为“在神经外科诊断方面具有划阶段的意义”,并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脑血管造影术的普及,缩短了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近30年的差距。这项技术一直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CT技术引进中国。

  让中国的神经外科跻身于世界之林

  “王院士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是非常具有开拓精神的,为了病人,他总是想着新的目标,并且一个目标定下来以后绝对锲而不舍。”王忠诚最早的弟子之一罗世琪教授说,正是这种开拓精神造就了王忠诚无数的创新、无数的第一。

  上世纪60年代,王忠诚改善了一些颅脑手术入路及摘除技巧;上世纪70年代开展显微手术,使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由10%降至今天的2%以下。

  上世纪80年代,CT技术、显微手术等引进中国,王忠诚的神经外科医疗技术也日臻完善。他成为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这个数字曾被国外同行误以为多写了一个零,王忠诚也因此被誉为“万颅之魂”。

  在医学界,大脑被称作“生命禁区”,而在医学“吉尼斯纪录大全”里,王忠诚保持着成功切除直径9厘米以上巨大动脉瘤的纪录。

  那是1985年7月30日,17岁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赵拴柱出现了预想不到的瘤体破裂出血险情。按国内外医学惯例,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放弃手术。可王忠诚果断地决定:“立即开颅!” 颅骨打开,鲜血喷涌而出,常规方法无法止住这样的大出血。王忠诚出人意料地将两个手指伸进颅脑,凭着经验和手感,准确探寻到破裂处,堵住了出血点。5个半小时后,一个9厘米、迄今仍为世界上直径最大、内无血栓的颅内动脉瘤被摘除了。2001年,王忠诚获得了世界神经外科“最高荣誉奖章”,他使中国的神经外科在世界医学之林挺起了脊梁。

  脑干是生命中枢,主宰着人的呼吸、心跳和意识。在这里动刀子,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禁区 。然而,王忠诚经过十几年的攻关,终于突破了这个禁区。1995年11月6日,他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所作的《脑干肿瘤250例》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至今他已做了300多例脑干肿瘤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终保持世界第一。他为神经外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扬和承认,30多个国家邀请他前去讲学、访问,美国传记研究所曾两度授予他“世界名人”称号。

  突破了脑干肿瘤的禁区,王忠诚又向另一个“不治之症”——巨大脊髓内肿瘤进军。长期以来,这种病的治疗效果很差,术后瘫痪多,往往是“治不了聋又添哑”,国外无人问津。“外国人不敢做的事,正是中国人要做的事。”王忠诚毅然决然把手术刀探进了这个禁区,创造了170例髓内肿瘤手术无一人死亡的世界奇迹。

  1995年春天,一个18岁男孩被送进天坛医院。病人全身肌肉严重萎缩,1.8米的大个子,体重还不足45公斤。患者脊髓内长了一个巨大肿瘤:粗约2.5厘米,长约22厘米,侵占了9节椎体的空间,把脊髓挤压成了扁片。王忠诚知道,做这个手术难度实在太大了。但这座“山”要爬,而且一定要翻过去。手术那天,年逾古稀的王忠诚在手术台前整整奋战了10个小时,直到把这个大瘤子干干净净地剥离下来。这例成功的手术被国际同行们誉为“世纪之作”。

  在神经外科领域,王忠诚不断地探索。他率先提出“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脑和脊髓手术禁区的突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1980年至2008年底,已实施脑干肿瘤手术1100余例,死亡率不到1%,手术质量和数量均领先世界。

  王忠诚通过总结多年临床实践提出的血管母细胞瘤正常灌注压突破的观点,为降低术后死亡率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3%,并极大地降低了手术致残率,而该项手术死亡率国际综合组报道高达24%。迄今,王忠诚带领他的团队已实施脊髓髓内肿瘤手术84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治疗水平居世界领先。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手术后的瘫痪起到了关键作用,使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王忠诚解决了一系列神经外科领域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把我国神经外科整体带入到世界先进行列。“今天可以说,国外能做的先进外科手术,我们都能完成,做的效果不比国外差,或者说更有经验;国外做不了的或者做坏了的病人,找到我们这儿,我们还能做,并且做成功了,效果很好。”王忠诚无不自豪地说道。

  带出把中国神经外科推向高峰的接力人

  如今,耄耋之年的王忠诚已不再做手术了,如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神经外科人才成为他工作的重心。对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了如指掌的王忠诚深知,要保持中国神经外科在世界上的领先位置,光靠一两个名家不行,光靠自己这样已经80多岁的老人更不行,必须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学科接力人。他潜心治学,精心育才。在全国9000多名神经外科医师中,有3000多人是王忠诚带领的神经外科研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亲自培养的7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成为神经外科专家群体中的重要力量。

  王忠诚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建一所更大的医院,收纳更多的病人,解决更多病人的疾苦。“我们现在这儿有400张病床,但还有更多的病人等待救治。全国有13亿人,只有1万多名神经外科大夫,其中还有一半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而日本有4000名经过正规培训的神经外科医生。我们有能力培养出中国的神经外科医生的后备队伍。”

  2004年,在他的领导下,建成了北京神经外科学院。从课程设置到学习周期,从招生到培养,都是王忠诚精心设计的,他要培养出中国神经外科医生的后备队伍和为病人安全着想的医生体系。

  现在,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在全国建立更多的神经外科基地。王忠诚讲学的足迹遍及西藏、新疆、宁夏、湖北、浙江、广东、福建,多次指导当地医院攻克难关,并在贵州建立起西部地区第一家脑外科专科医院。

  对于自己的学生,他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张亚卓是王忠诚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后。有一次,他写了一篇论文,反复检查了两遍,才送到导师手中。王忠诚看到一半时,发现一个错别字,就用铅笔重重作了个记号,对张亚卓说:“拿回去,再检查两遍给我送来。”当他把修改后的论文第二次送来时,王忠诚又发现结尾处有几个英语单词写得不规范,又一次让他回去改。

  后来,他在天津总医院偶然看到王忠诚47年前用英语打印的一份病例,才悟出导师的一片苦心。张亚卓说:“当年,王老师25岁,可他书写病例的规范以及文法修养,都令我自愧不如。这份发黄的病例让我想了很多,王老师传给我的,不光是一把手术刀,更重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科学精神。”

  王忠诚在打开神经外科深奥课题的大门之后,总要把他的学生带进去,把向更深层次开拓的课题交给他们。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脑血管病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优点是不用开颅,就能使以往许多无法手术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刚开始,这一学科在国内无人问津,原因是进口的栓塞材料价格昂贵,普通病人无法承受。王忠诚瞄准这个难点,成立课题小组,把攻关任务交给了博士生吴中学,并鼓励他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病人多,拿下这个课题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吴中学不负众望,终于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国产栓塞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广泛应用于临床后,为数千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吴中学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吴中学感慨地说:“王老师是我成功的奠基人,他花费的心血比我多得多,只是面对成功和荣誉,他把我推在前面,自己退到了后面。”

  对于德才双馨、桃李满天下的王忠诚来说,一切荣誉都无足轻重。 “拿走手术刀,就要带出一批把中国神经外科事业推向高峰的接力人”成为王忠诚最大的心愿。

  病人的生命比医生的名誉更重要

  鲜花满怀,锦旗无数,他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颅内手术,险象环生,任何挑战自我的冒险都可能毁英名于一旦。他却选择了超越。王忠诚反复强调,“作为医生,必须医德为先,必须要有医德。光是技术好还不行,必须医德也好,艺德双馨才行。‘无德不为医’。”这似乎印证着他一生的从医哲学:病人的生命比医生的名誉更重要,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

  他说,医生也有许多困难,比如神经外科,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钟头,是常见的。你从早晨一做做到下午,中午也不能吃饭,非常疲乏。如果做到一半,你想休息了,瘤子没有做完,将来就会复发,这就是“德”的问题。半夜里病人情况不好了,叫医生来,而他不来,这也是“德”的问题。所以,“作为医生,一方面要技术精湛,一方面要有高尚的医德。考虑的不是个人,做手术完全是为给病人解除痛苦,挽救他的生命,这样才能有耐心去做手术。”

  王忠诚的学生刘佰运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恩师在他第一次临床时跟他说的话:“你一定要爱护病人,要去理解他们的痛苦与渴求康复的心情,要把他们当亲人看待。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甚至是生命才换来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我们的神经外科。”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王忠诚最熟悉的地方就是手术台,他坚守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而今,84岁高龄的他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亲自在手术台上救治病人,但只要需要,他仍然坚持为重症疑难病人会诊,坚持在手术台前督阵。病人的安危是王忠诚心中的“晴雨表”,而让患者术后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是他始终不渝的追求。他常说:“只要我拿起手术刀,就要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

  王忠诚曾说过,“要多为病人着想,像爱护亲人一样爱护病人”。每次手术后,王忠诚总是不放心,总想去看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康复病人情况。他认为,“不但要把病人救活,还要让他能活蹦乱跳才行。”如今,年过8旬的他已放下了手术刀,但王忠诚仍每天按时上下班,参与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

  在神经外科领域很多情况下是治好了病,却造成了瘫痪、无意识等不可弥补的后遗症。王忠诚常说:“当医生必须有技术,但首先是要有服务精神,必须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张俊廷是王忠诚的学生。他回忆说,入门之初老师曾告诉他:“你一定要以病人为中心,不能为了钻研技术影响病人今后的生存质量,甚至不顾病人的死活。第一是不能死人,第二是不能让病人重残。”

  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晨介绍说,王忠诚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医德考核标准。“手术该做到什么程度、该和病人怎样交流、该用什么样的药……老先生甚至把一些细微之处都提炼出来。”王晨说:“老先生常说医生要以德为先,他就用这套量化标准来判断一个人可不可用,能不能培养造就。”

  对于自己事业的成功,王忠诚把其要素归结为自己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他说:“我做手术的死亡率很低,因为我首先考虑的是病人的安危。”当王忠诚站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巅峰时,他依然惦记着病人,“我要感谢我的病人,是他们和我一道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向疾病发起挑战,不断超越人类自身和医学教科书的局限,一起创造了生命奇迹。”

  “守忠诚之铭,伴生命旅程;鼓浩荡长水,送风帆远行。”

  忠于国家,诚于事业;忠于病人,诚于奉献。这样一则楹联可以说是对王忠诚一生的总结。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