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王奕)昨天,家住通州西集镇的张大妈坐在轮椅上乐呵呵地在院内晒太阳,她自豪地称,这个轮椅是自家老伴发明的,不仅能上下楼,而且平稳安全。这个轮椅的发明人是67岁的老人李荣标,从2005年开始构思到改进完善,他的发明之路历时4年,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
自制轮椅能爬楼 昨天上午,记者在通州区西集镇前寨府一个简陋的小院内见到了李荣标。老人的“实验室”是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砖砌平房,漏风且光线暗淡。
里面,所有的加工机械都是二手的,老人解释,这是为了节约成本。
老人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发明:一辆轮椅摆在小院内,它“长”得有点特别,轮子是由5个小轮组成的五星轮,轮椅前方一个半米长的安全支架上还有4个小轮,整个椅子共有14个小轮。
李荣标载着老伴演示轮椅上下楼。打开电源后,他背对着楼梯将轮椅微微倾斜,很轻松就将老伴拉了上去,五星轮上的一个小轮刚好能上一级楼梯。在爬楼过程中,因为有安全支架的支撑,轮椅能停在任何一处。“很安全,我用了很久了,没有出过任何问题。”张大妈笑着说。
记者也亲身体验了“爬楼椅”,感觉很稳当,没有颠簸的感觉。除了爬楼本领以外,“爬楼椅”其他功能和普通轮椅差不多,能进能退,还能就地旋转。
老伴骨折催生发明念头 2005年,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李荣标退休后准备安享晚年,但老伴不慎腿部骨折让他走上了发明之路。
李荣标家住五楼又没有电梯,每次老伴出门就成了难题,只能忍痛一步一步跳上楼梯,他由此萌生了发明一把能爬楼梯的轮椅的念头。
李荣标说,他调查发现,中国还没有此类发明,中国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加起来近2亿,且城市五六层的住宅楼大多没有电梯,他们需要这样的发明。
李荣标说,通州干休所一名80岁的军人腿部负伤残疾后,只能一个月下一次楼,还需要4个人抬。他获悉这个想法后大力支持,“让我一定要成功,给残疾人找回生活的乐趣”。
四年努力赢得成功 李荣标随后卖掉了自家的房子,开始了他的发明之路。
他说,他前后共投入了50万元。对于他的发明,老伴和家人一开始都持怀疑的态度。“中国那么多人都没人能成功,你怎么就那么自信?”张大妈不同意李荣标将自己的全部家当投入到一个“没谱”的发明上。
李荣标坚持了下去,他搬到了西集镇,住进了农村,没有接触过机械设计的他从零学起。他先是用了半年时间学习电脑绘图,接着再用半年时间完成设计图,然后开始购买材料。一把小小的椅子需要5000个零件,每个零件都是他亲自去购买。他翻开自己联系过的零件生产商,厚厚的一本名片夹足有几百张名片。
去年9月,令他满意的“爬楼椅”雏形终于面世。
参加展会获好评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显示,这个有14个轮子的轮椅在2006年和2007年共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
李荣标说,这个轮椅的是充电使用的,充一次电可爬2992级台阶,还可以折叠带走。轮椅有54公斤,老人为此很自豪,“我的"爬楼椅"是世界最轻的”。
去年9月,他受邀参加了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包括他的轮椅在内,参展的能爬楼的轮椅共有4部,分别来自加拿大、日本、德国和中国。展会的专家评定显示,他的轮椅是“目前世界上最平稳、最安全、最轻便的”。
其他国家的“爬楼椅”一般都有上百公斤重,重量是这个“爬楼椅”的一倍。记者发现,这些轮椅大部分是“履带式”,轮式的很少,而且价格不菲,每辆要花费4万元到16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到。
改进完善开始量产 就在那次展会上,李荣标迎来了第一位买家——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的夫人。她因为糖尿病导致下半身截瘫,一度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当她坐上轮椅后作揖感谢我的时候,我就坚定了一定要更加完善发明、让更多的残疾人能重新下楼晒太阳的想法。”
卖这辆轮椅,他收了8000元钱。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他不断改进齿轮、安全支架和电源开关等部件,如今,他的“爬楼椅”基本完善,他随后帮第一位买家免费更换了升级换代的轮椅。
卖出的这辆轮椅也催生了老人批量生产的计划。之后他租了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厂房,请了工人开始生产,最多时请了8人,现在还有4个工人。老人说,他一共生产了不到15辆,全都卖出去了,现在他一辆轮椅卖9900元。“我准备试生产100台。”老人说,这个数量需要他和工人花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生产。
老人说,他不想跟别人合作,就想自己生产、自己销售。
“现在,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发明全自动的"爬楼椅",这样不需要人推,残疾人就能自己爬楼了。”李荣标指着自己简陋的小“实验室”,笑着展望未来。
本报实习生潘之望摄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