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调查结果不审阅 不干预”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早早的离开省委,他今天要请朋友吃饭,而调查组成员仍在宣传部办公室为调查结果而争论。
调查委员会可以自己发布结论
云信:调查组的消息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你是否已经看到网民上的评价?如果看到,网民的反映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伍部长:上午调查团刚抵达的时候,我看了这个消息。在这之前我们就和公安,检察院做了一些协调,我很关心他们调查团是否能够顺利的进入,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当得知他们进去了,我就比较放心了。
从宣传部的角度来说,我们这次就是为网民认知真相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所以我们不介入调查委员会、不干预调查,包括请检察院、公安也是应网民的要求,我们希望他们通过实地,通过看到、观察到的,来发布结果。只要是调查委员会每一个人认可、签字他们共同的这个调查报告,那就由调查委员会自己去发布,我们不做任何的干预。
云信:您是新闻出生,可以理解新闻规律,但这一次对于其他部门,您怎样去说服他们接受调查?
伍部长:在协调会上是有一些担忧,但很快我们就达成了共识。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今年的两会,我们打造“阳光政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四项制度来打造“阳光政府”,所以“阳光政府”的理念已经深入了各个部门,因此,可以说为这次行动(组织网民调查团)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这也是我们打造“阳光政府”的一个具体行动。
另一方面,这些部门都知道我是新闻方面舆论应对的专家,所以大家也还是比较信任我,对于我提出的这个方案大家也表示了支持和同意。我们要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网民调查结果不能完全取代部门结论
云信:您是否考虑过这个调查的局限性?这些人来自民间,没有更多的资源,更多专业能力进行调查。
伍部长:我们之所以组成这个网民调查团,是为了尊重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宣传部的责任就是把事件的真相尽量及时的、完整的、真实的呈现在公众面前。网民调查团,他们代表的是亿万网民,他们是网民的眼睛、耳朵,要通过实地去看,去认知和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但是他们也不能完全去取代专业部门的法律结论,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不能说把他们的调查就拿来作为法定结论。
云信:如果网民调查停留在相对表面的情况下,你不担心事情会从相反的方向发展吗?
伍部长:我们对政法机关的要求就是没有必要隐藏真相,我们不怕网友的质疑,有了网友的质疑,才能改进工作,我们要把网络的舆论,作为监督政府的工具。但我们也无法排出一些可能性,我们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来活动,不可能超越法律的规定。
我们尊重差异性,提倡多元化,没有想要把大家统一起来的意图,这次行动,非常完美的体现了网民的权利,让他们的权利得到了很好的行使,而且政府部门也在网民的监督中获益良多,网民会让这种形势常态化,目前为止已有1000多人,我们会建立一个数据库,静候有什么公众事件,我们都会为大家陆续创造参与条件,来满足公众。
因为是“舆论事件”所以需要网民参与
云信:此次调查由宣传部来发起,遭到网民的质疑。他们认为宣传部不是司法监督机构,更不是人大,没有权利组建调查组。
伍部长:我们是为了满足网民的知情权来组建这次行动,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调查机构直接去处理这个案件,从宣传部门的角度,我们也不是去处理这个案件,如果是一个单纯的案件,那么我们也不会去介入。但这是一个公共舆论事件,而且网民对事件真相渴求,所以我们要满足公众。
以我的理解,还原真相,呈现真相,是我所希望的效果。组建这个网民调查团,绝对不是一次作秀。
云信:在发布征集公告之前,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存在风险?
伍部长: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看守所确实说隐瞒了什么重大的隐情,那么可能会爆出丑态,但是真相永远是真相,新闻媒体和网民要的就是真相,只要是真相,我们不怕揭丑。
宣传部并不是要把媒体管死,在保证正确舆论的前提下,我们要让媒体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支持媒体舆论监督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加科学的监督,更加准确的监督。
“我们不愿做第二个周老虎”
当网友调查组顺利进入看守所的消息在网络上跳出时,电脑屏幕前的伍皓松了一口气。他是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此次网友调查活动的幕后推手。
这应该是伍皓两个月前走马上任后,第一个令人吃惊的决策。此前他的身份是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
新任副部长的这个创意让习惯了传统套路的政府官员感觉跟不上思路。按照陈规旧律,当网络上风起云涌时,一般地方宣传部门会选择拖、堵、删的老方法来平息事件。
“但是我们不愿意做第二个周老虎。”昨天傍晚,伍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过往经验已经表明,网民的质疑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消退,质疑声反而会一浪高过一浪。
执着坚持赢得警方支持
在赢得网友信任之前,伍皓首先要赢得同僚的支持。2月19日,他主持召开了一个协调会。与会人士分别来自:云南省、昆明市两级公安宣传处,以及省检察院和省委政法委相关处室的代表。
伍皓声称协调会很快达成了共识,但知情人士透露说,警方代表的态度有些抵触,并在会上提出了不同意见。公安机关认为,政府发布的消息必然在传播过程中被网友曲解,如果再次高调处理“躲猫猫”事件,新一轮传播的结果,很可能是雪上加霜。
伍皓的回应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政治概念。那是不久前,云南省长秦光荣在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说,2009年云南要全力打造“阳光政府”。
但伍皓对政府官员的动员绝不止于“外交辞令”。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龚飞在前日接受本报采访时曾回忆说:“整个上午我们都在说服各部门配合媒体采访。我们过去对新闻规律不够尊重,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导致了这次舆论事件的发生。省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在这次事件中,没有什么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两个“盟友”的表态,让伍皓最终赢得了这场争论。他们分别是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孟苏铁。两位常委对网友调查团持开明态度。
选人标准仍受质疑
当天下午,伍皓的决策得以执行。省委宣传部在网络发布公告,征集网民参与调查“躲猫猫”事件真相。这一消息带给网络的震荡不亚于“躲猫猫”事件本身。
一位从外省记者说他看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假新闻”。他在网络上查询省委宣传部对外公布的所有电话,随后又以网友身份致电宣传部要求报名。当龚飞在电话那头核实这名记者的身份时,“我心里还想,这哥们儿装的真像!”这名记者事后回忆说。
不过伍皓表示,网友参与的热情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网友名额也从最初的4名增加到8名。
当晚,通过QQ和电话报名的网友就超过了500名。直至昨日早晨,当新闻出版处副处长龚飞返回宣传部收拾物品准备带领调查团出发时,仍有电话打进他的办公室要求报名参加。
最终,调查委员会确定为15人。其中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和昆明市公安局代表4人,云南信息报等媒体代表3人。网络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8人。记者注意到,后面8名代表中,有5人是云南当地媒体从业人员或有媒体工作背景。
一位具有“网民”和“记者”双重身份的调查组成员揣测说:宣传部希望网友调查能够尽可能得到正面传播,自己的媒体身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
对此龚飞则表示,鉴于“躲猫猫”是一个网络事件,因此在挑选成员时对网友有所倾斜。他引述伍皓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说:“对网络的舆论,要用网络的办法来解决”。
本组报道统筹:本报记者徐蓉
摄影:本报记者 康平
采写:本报记者 李元涛 江枫 吴昆 南方都市报记者 贺信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