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得州大亨斯坦福金融诈骗丑闻的余波已经扩散到了其他国家,安提瓜和多个南美国家发生银行挤兑,但许多人空手而归,各国政府忙着收拾残局。
东方早报2月24日报道 作者 林行止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7日向德州达拉斯联邦法院递交控诉书,控告加勒比海岛国安提瓜(全称为安提瓜和巴布达)爵士罗伯特·艾伦·斯坦福(Sir R.A.Stanford)以“重大欺诈罪”,涉及的款项,初步估计达80亿美元(其后修正至92亿美元)。
根据起诉书的简单陈述,这显然是另一形式的“庞兹骗局”——和数月前揭发的麦道夫丑闻,手法如出一辙,都是以长期派高息引诱投资者。只是斯坦福的“投资者”主要为拉美富裕阶级,他们的财富远远不及西方先进国的同辈,因此牵涉的资金不及马多夫案的五分之一。
可是,法院传召斯坦福到案时,事主已鸿飞渺渺,不知所终;《组合投资》以《开始追捕》为题报道此事,可见斯坦福早有部署,风吹草动声色有异时便逃之夭夭。
揭发“斯坦福骗局”的,是刊于委内瑞拉财经月刊《VenEconomy Monthly》(真想不到这个小国有一本高水平高质量的英文刊物)一月号的一篇文章,题为《鸭的故事》,作者为委内瑞拉裔金融分析员达尔麦迪(A. Dalmady)。《鸭的故事》是从“鸭子理论”(Duck Theory)而来,意谓只要会嘎嘎叫或走路时大力扭动屁股的动物,便是鸭子。达尔麦迪的用意十分明显,斯坦福的作为,一看便知是骗子——便如我们看见嘎嘎叫的动物就知是鸭子一样简单。
据达尔麦迪的调查,斯坦福集团(总部在达拉斯)全资附属的同名国际银行,提供的存款年利率直至最近仍达七厘五,同期美国银行的年利率在三厘至四厘半之间;高息令其存款从1999年的6.24亿美元,直升至2008年底的84亿美元——平均复式年增长率达34%。存款激增对银行并非纯属好事,因为要有效益地运用突增的资金,不是易事;另一方面,这种情况说明了存款利息过分诱人,谨慎的人应知事有跷蹊。值得注意的是,该行标榜服务散户,不接受机构投资者存款,这是平常事,但没有大存户,等于没有人“小心审查”该行账目,令真实情况无人知晓。
斯坦福吸入这么多(相对而言)存款,由于向来不做放贷生意,何来盈利派高息?原来,他利用这些资金在股票、债券、对冲基金、稀有金属及货币市场投资(至2007年年底,其投资组合为股票42%、债券20%、对冲基金25%、贵重金属13%)。这些投资,据达尔麦迪的仔细分析,股票组合几乎年年跑赢大市(2008年标准普尔跌39%,该行亏1.3%),而对冲基金及稀有金属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依次达22%及12%,因此派高息并无问题。可是,公司年报并无提供投资具体详情,即除了斯坦福和其财务总监詹姆斯·戴维斯(J.Davis),无人知道该行的投资组合究竟持有什么投资项目。同样缺乏透明度的是该行声称有“投资委员会”,然而项下并无列明谁是委员。
斯坦福国际银行只有一名股东斯坦福,他同时兼任董事会主席,而董事会只有一名85岁的董事(牧场及二手车行东主,现在亦成为被告);世界两大会计师行在安提瓜有分公司,但该行的账目过去十年都由一家本地会计师行核数,有违国际企业数年便换核数公司的惯例。安提瓜的银监当局似乎不监不管,自从1999年起便落籍该岛国的斯坦福,身家据《福布斯》估计达22亿美元,安提瓜去年的GDP只有16亿多美元,作为安提瓜公民,斯坦福真正富可敌国,加以他是出名的慈善家,兴学办医院不在话下,还斥巨资主办板球赛,大大提高了安提瓜在美洲的知名度,他因此成为该国的“大人物”,难怪安提瓜总理鲍德温·斯潘塞爵士(英廷颁赐的爵士)在斯坦福出事后对《伦敦时报》记者说,彻查斯坦福国际银行有损该岛国声誉,而斯坦福一去无踪,一家正在兴建的医院将无法完工……
达尔麦迪对斯坦福银行投资组合的卓越业绩存疑,但令他揣测其财政可能出问题的是斯坦福无法落实一项6200万美元的收购,在账面有6亿多美元现金及值7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的条件下,区区数千万美元的投资承诺亦一再食言,达尔麦迪的怀疑引起美国传媒的注意、跟进、转载,终于引起“挤兑”……虽然斯坦福和戴维斯均“避不见人”(料已在和美国没有引渡关系的南美小国),但遍布131个国家3万多存户的80多亿美元资金,相信不是在投机市场中被输掉,便是早已落入斯坦福和戴维斯这两名骗子口袋中。
(作者系香港资深财经作家。编注:该诈骗丑闻目前已引发安提瓜、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多个国家的储户挤兑斯坦福国际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