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研讨:推进教改需率先更改教育方针
本报记者 马晖 北京报道
“如果我们缺乏一个清晰的目标,那我们很多具体的改革往往会徒劳无功,甚至是过了十几年、几十年发现还在原地徘徊,所以形成一个改革的共识首先是要形成一个对教育理想的共识。
2月2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联合多家机构共同举办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的教育方针来展开讨论,他们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与之同时,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在紧张制定之中,据本报记者了解,此次教改对此问题也有专门涉及。教改11个领域中,第一个就是“教育总体战略研究”。其中36个子课题中,第四个就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与战略目标”。
“我们认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要形成一个对新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教育目标这么一个共识,这是一个大前提。”有专家表示。
而更多教育界专家表示,公民教育以及生活教育应该纳入到此次教改方案之中。
据悉,此次研讨会上所形成的政策建议,主办方将通过固定渠道提交给《规划纲要》的领导小组,供决策部门参考。
更改方针?
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副主任从春侠看来,确定一个怎样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已成为社会各方对于本次教改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之一。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我们收到的信件有几万封,网上回馈的意见有几十万条,其中最为热点的一个问题,收到反馈意见最多的就集中在人才培养。” 从春侠表示。
她所在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本次《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承担着汇总各方意见的角色,是本次起草制订《规划纲要》的“大本营”。
所谓教育方针,在教育研究者看来,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目前官方认定的教育方针,为1995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表述,即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这样的表述,许多与会专家认为“与现实脱节,急待调整”。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民学习需求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教育发展有很多重要的提法,而我们目前教育方针的表述上我认为体现得不充分,教育方针需要调整。”北京市教科院院长时龙认为。
以“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的表述为例,时龙认为,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真正培养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要靠一生造就的,学校培养的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讲的‘素质教育’”。
因此,有与会专家表示,新的教育方针须贯彻中共“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以培养人的发展能力为本,以全民教育为本,以人才培养为本,以终生学习为本,并将素质教育、全民教育、公民教育、终生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国际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纳入到新的教育方针中来。
此外,对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传统提法,也有教育界专家表示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这样的表述,仍然是阶级斗争和以政为纲的延续,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个政治视角,而不是社会视角。”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元婕博士称。
与会专家表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的今天,中国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等等的理念“应尽早升级换代”。
公民教育与生活教育
什么是符合中国发展现状的新的教育方针?强调公民教育与生活教育,成为与会教育界专家、官员的共识。
“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培养合格现代公民。”时龙认为,我国教育目标方针或将包括诸多方面,但其中“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是一个涉及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严峻问题,需要将塑造培养现代公民上升为国家意志。
杨东平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表述,即中国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21世纪现代社会的中国公民”。
而所谓的生活教育,其基本理念是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一个人的生长,它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衢州市教育局局长姚宏昌强烈呼吁,在未来的教育方针中必须重视劳动教育。“人走向社会必须重视他的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尊重普通的劳动岗位,要有一种劳动精神,要有一种劳动态度,要有一种劳动习惯,”姚宏昌表示,“而现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我认为这个方面完全是弱化了。”
姚宏昌曾做过一个统计,他们原来使用的浙江版小学语文教材6册,共332篇文章,其中加歌颂劳动、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讲劳动光荣的主题课文有11篇;而现在浙江采用了人教版的教材,课文增加了343篇,而相关的劳动为主题的课文却只有9篇,不但没有增长而是有所减少。
“一个学生如果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的话,我们要求他分数考得很高,琴弹得再好,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成功吗?”有与会的教育界专家发出这样的质疑。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这就是生活教育,重新理解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打破这个隔阂和障碍。”杨东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