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全面实施,以及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招录公务员相关规定的出台,不少大学毕业生对于参加各级各类公务员录用考试趋之若鹜,使得公务员考试逐年升温,成为继高考和考研后的“中国第三热考”。
报名工作火爆进行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今年新增的610万大学生与往年未能就业的150万大学生叠加,一组庞大的数字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此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考试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网上报名工作自2月10日一经启动,就吸引了众多大学毕业生的目光。
2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人事考试心了解到,截至当日,网上报名人数已突破95994人;笔试时间定在3月28日进行,考点分别设在12个盟市所在地,其中设在呼和浩特的考点,名称为区直考点。报考者报名时要从其中选择一个考点参加笔试。笔试地点一经选定,不得变更。目前,报名工作仍在进行中。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2月20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大学路文化商城教育考试书店看到,向店主询问购买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的顾客络绎不绝。据店主刘女士介绍,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初相关公务员考试的辅导书籍销路一直看好。
“读书的最终目的还是工作,公务员考试对我们这些所学不是就业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机会,怎么也要去搏一搏。”即将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小马对记者说,她所在的班里有近20名同学都报名参加今年我区公务员考试。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国家公务员录取比例高达60∶1,越来越悬殊的录取比例使得公务员考试成为继高考和考研后的“中国第三热考”。公务员考试呈现出“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即便如此,“还是端着铁饭碗踏实”,道出了大多数报考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的心里话。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延续了千年,大多数家庭历来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莘莘学子们都希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一旦成为公务员,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个不易摔碎的“铁饭碗”,“风险小、待遇高、有身份”正是“铁饭碗”的内在含义。
内蒙古大学大四学生小郑告诉记者,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只有3条:找工作、出国和考研。他认为,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选拨,最终考取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是“找工作”这条出路中最好的选择。
供需矛盾成为就业瓶颈 自1999年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以来,在短短几年之内,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增加了近4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中国在校大学生将达到2500万人。短短几年里以几何速度递增的大学毕业生总量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
大学毕业生总量骤增与有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的矛盾,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瓶颈。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将目光放在大中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但这些地方从业人员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因而竞争激烈,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就业难且又想从事自己专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众多偏远地区和艰苦行业部门招收不到合格的专业人才。这就导致一个表面上量的过剩和实际上质的缺乏结构性矛盾。
为了缓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困境,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在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企业就业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就业项目拓展计划、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加大职业见习计划、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援助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分流。
内蒙古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宝林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专门成立一个寻找、联系用人企业的部门,与企业面对面地接触。同时,还采取个性化就业体系,委派老师一对一指导毕业生,根据毕业生个人特质选择相应的工作。此外,还在区内各地及区外成立内工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站,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内蒙古大学则以开设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课、举办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大赛来提高大学生们的择业、就业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张俊喜指出,大学生就业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行动,更需要全社会的配合以及毕业生的个人努力。张俊喜说,今年自治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将及时总结学生就业情况,在网上发布劳动岗位需求变化、高校促就业工作经验、毕业生精神状态、就业签约率等信息,不断深入推进就业工作。
对于各高校和大学毕业生来讲,也需要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大学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学校应当鼓励大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学有所长,学有所专,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第二,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就业期望值,认识到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不是唯一的就业渠道。这样才能在职业选择中少走弯路、摆脱困境,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感、充实感和自我认同感。(戴英)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