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正在成为中国人的娱乐方式之一。有专家指出,短信文化是继网络文化之后,又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然而一些灰色、黄色短信正在把社会文化这池清水搅得浑浊。
休闲文化中的不良信息鱼目混珠
当前,粗制滥造、低级趣味的短信大量存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几类:黄赌毒类,黄得让人咋舌;反动言论类,乱开政治玩笑;锁链信类,相似于上世纪80年代的锁链信,接到后要发给若干人,否则遭恶搞;灰色恶搞类,格调颓废低沉,消糜怠世。
这类短信的出现,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如灰色短信明显表现出对正统意识形态的消解,对日常社会文化的反叛与调侃。比如,从春晚小品“派生”出来的短信:“上班这一天其实可短暂了,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嚎?上班这一天最痛苦的事儿是啥?是下班了,活还没干完!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是还没下班呢,活干完了!最最最痛苦的是,上班时没有活,快下班了来活了。”
此外还有:“大早被闹钟吵醒,说明还活着;不得不爬起上班,说明没失业;收到短信约吃饭,说明还有朋友;上司的话刺耳,说明老板注意你……”此类短信乍看上去似乎靠谱,实际却体现了强烈的灰色情调,是一种愤世、厌世情绪的表现,不仅对于年轻人,对于广大成年人也有极大负面影响。
扼制传播是净化手机文化的关键
与出版文化相比,短信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人人都是接受者,又是生产者、传播者,在这样的特性下,短信上不良语言的泛滥让人们不能不担忧。随着通讯设施的普及,手机在学生中已不是稀罕物,各种短信也开始进入校园,无论是什么样的段子,只要传入学校就会被学生全盘吸收。
这是某重点中学学生手机被老师没收后发现的短信:“上联:除夕夜捧红小沈阳;下联:元宵节火烧大裤衩。横批:央视不差钱。”后面的话是这样:“感谢××TV!为了让全国人民欢度元宵节,燃放了一个大烟花!那场面,那是相当的壮观!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仁爱、善良,而这种幸灾乐祸的灰色短信很可能在未成年人心里打下不好的烙印,因为他们会认为:这些东西来自社会,社会认可就是正确的。甚者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因此,扼制传播是净化手机文化的关键,成年人要管住自己的手,拇指下请留情。
源头治理与积极引导胜于监管
从某种意义上讲,短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也给社会出了一道难题,谁来监管那些低俗短信?从目前看,这个问题很难解答,只能从短信的源头下手,强力引导,像中医一样,只有“强身健体”,才能“邪不可干”。
2月6日,以和谐“心”文明为主题的福州第二届短信文化节启动。活动由福州市文明办等部门举办。这种由地方党委和政府引导的倡导文明短信的活动就值得推广。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还需长效机制和有效监管,特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比如,如何解读短信文化的民族性和大众性,是否适合东方式的含蓄表达,与传统文化相匹配,然后再得以流传?
“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就在你尾巴上。小狗回头看不到,妈妈说,一直往前走,幸福一直在你身后。”这样简单却意味深长的短信,就很值得家长传给孩子。实际上,短信文化的空间很广博,只要引导利用得好,完全可以成为教育民众,优化社会的文化。本报主任记者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