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前进 /文 毛漫丁 /图
还不到凌晨4点,47岁的甲初就早早起来穿好了节日的盛装,带上酥油和果子等供品,快速朝村子旁边的黑拉河走去。而在村子的另一头,30多岁的尼玛扎西也几乎同时起床,带上相同的物品朝这条河的另一个位置走去。
因为昨(25)日是藏历新年第一天,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而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们需要承担这一天“抢头水”的任务,以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平安、健康好运。“这是我们这里过藏历新年的习俗。”
时间:凌晨4点
地点:河边
内容:甲初抢头水
47岁的甲初是甘孜州九龙县汤古乡汤古村村民,这个村落由170多户人组成,几乎全部都是藏族。
因为昨日是藏历新年第一天,已经“身经数战”的甲初清楚地知道这一天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藏族的传统因为地区不同,在内容上略有差异,但有一个习俗是相同的,那就是抢头水。”甲初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向记者解释,“因为河水或者井水在藏历新年开始后就是新一年的水了,也就是头水。按照我们的习俗,早抢到头水,就意味着在新年里家人会吉祥平安、健康好运。”
担心出门比别人晚,甲初头天晚上就早早准备好了供奉河神的供品酥油、果子、奶渣、人参果、糌粑等,然后早早休息,“第二天好比别人起得早。”甲初说。为此,甲初还专门定好了时间,在昨日凌晨4点天还未亮时,就穿上了藏族传统的节日盛装,吃了一块垫底的糖果,带上供品、海螺号、柏枝和水桶朝离家不远的黑拉河快步走去。
因为起得早,甲初没有在路上看见其他人。约20分钟后,甲初就来到了黑拉河,将水桶盛满后,甲初拿出随身携带的供品,在河边摆好供品,点燃了柏枝,敬奉水神、祈福。取到头水的甲初很高兴,吆喝着“央可学”,吹着告诉别人已经取到头水的海螺号回到家中。“央可学的意思是所有宝贝都朝我家来。”甲初解释说。
不过,甲初告诉记者,实际上也有群众取井水,所以并不外出。“但我习惯取河水。”
时间:早上5点至中午
地点:家中
内容:头水茶和午饭
回到家中时,大约是早上5点,甲初把取来的水倒在水缸后,又取出一些灌到水壶中,开始熬茶,看到记者一脸不解,甲初解释说,这是按照藏族习俗,新年的第一锅茶必须是头水烧制。“全家喝了后就会平安好运。”
7点左右,甲初把茶和糌粑、果子、奶渣、酥油放在早已清扫干净的桌子上,招呼全家起来喝茶吃饭。因为全家在前两年刚把房子修好,加上外孙女已经长大了,全家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今年的安排。边吃边聊到10点左右后,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做牦牛肉包子、酥油包子。“主要是把邻居互访时的饭做好。”甲初笑着说。他告诉记者,包子是圆的,当地藏族吃包子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
做好包子后,已经到中午,全家7口人一起吃了包子后,甲初和家人纷纷来到村口。在这里,早已经有吃完饭的村民聚在一起聊天。“按照我们的习俗,新年第一天,邻居不能串门,要等到第二天和第三天才能互访。”不过,他告诉记者,除了不能串门外,这天大家还可以观看、参加集体玩耍的活动。
时间:下午2点后
地点:汤古村牧场
内容:村子里人跳锅庄
在汤古村黑拉组的甲初一家取头水、做包子的同时,同一个村子但在布租组的尼玛扎西一家也几乎同时在做同样的事。
尼玛扎西是布租组的组长,全组有28户100多人。因为靠汤古村牧场较近,尼玛扎西和组内的村民全都来到牧场上跳起了锅庄,共同欢庆藏历新年的到来。
当天甘孜州团州委和九龙县团县委的志愿者们还来到了尼玛扎西所在的布租组。原来志愿者们以前就和这个组熟悉,因此在藏历新年第一天专门来到这里和村民们欢度新年。
志愿者们除了带来水果、花生和奥运福娃外,还购买了大量的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送给20多名学生。“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12岁的丹增说,他已经上5年级,正需要这些学习用品。
新年第一天,村民们自然不会错过和志愿者联欢的机会,尽管志愿者们的锅庄跳得并不“正规”,但12岁的丹增却玩得开心,并吆喝小伙伴们一起加入进去。“今年的藏历新年我认了一群哥哥姐姐。”
因为记者是从成都来的,让整个村子特别高兴。采访结束后,甲初全家还邀请记者去做客,并拿出买来的好酒和糖果塞给记者。“按照这边的习俗,自己家做的不如买来的好,所以给你吃买来的。”
临离开前,记者问:“为什么?”
“外地来的都是尊贵的客人,会给我家今年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