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云飞
中国新任驻缅甸大使叶大波2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和东盟应继续加强政治互信和政策协调,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互利共赢。
叶大波说,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中国、东盟各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影响还在继续加深。
中国愿与东盟进一步加强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化危机为机遇,努力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地区市场,增加相互贸易,推动合作不断取得实际成果。
他说,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在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加重要。中国和东盟双方还应不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在逆势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各国经济健康发展,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叶大波说,尽管金融危机对中缅两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2008年中缅经贸合作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方统计,2008年1月至12月,中缅双方贸易额达到26.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中国在缅投资也由缅甸外资排行榜的第六位跃居第四位。
叶大波认为,中缅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可加强水电、油气、矿产等重点领域的互利合作,简化有关程序,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往来。
在谈到对东盟共同体和东盟一体化的看法时,叶大波说,东盟是亚洲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组织,多年来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全球化和地区合作的快速发展,东盟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着眼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和共同体建设。2008年12月15日《东盟宪章》正式生效,标志着东盟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
在谈到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时,叶大波说,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以来,双方关系发展迅猛。2003年,双方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双方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中国与东盟关系已逐渐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
他说,在政治方面,双方理解互信不断增强,在重大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互相协调与配合,中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首次任命了驻东盟大使;在经济方面,中国与东盟提前实现了201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签署并执行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中方期待在第1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投资协议》,从而为在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安全方面,双方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努力通过对话协商缩小分歧、扩大共识,确保地区安全与稳定,同时加强在打击海盗、贩毒、恐怖主义、武器走私、洗钱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社会文化方面,双方通过举办青年营、夏令营、青年企业家论坛、文化产业论坛、广播电视论坛、旅游培训班等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扩大互利合作。
叶大波强调,中国和东盟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双方的发展相互依存、彼此促进。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致力于在“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他说,我们真诚希望继续与东盟一道,巩固和发展双方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