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2月26日电 题:“兴边富民”:云南在行动
记者刘娟
当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勐丹村委会沪东娜村民小组的德昂族村民李玉所翻身起床,拿着盆接自来水洗脸后,开始出门拾掇农活。她走进厨房,扭动灶台上不锈钢燃具的旋钮,点燃沼气灶煮起猪食,用来喂养关在在院子一角圈舍中的9头小猪……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绝大多省份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家的早晨,但对生活在中缅边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三台山乡的德昂族村民来说,这却是彻头彻尾“革新”后才有的现象。
10年前,德昂族还是一个不会养猪,不会种地,不会“盘生活”的民族,10年后,这一切都在改变,而这种改变,源于一项工程的深入开展——
1999年,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中,国家民委倡议和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投入,使边境民族地区尽快富裕起来,逐步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2000年,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要求,云南省开展了“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基础设施、温饱、安居、免费教育四项工程;2005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此后的三年,中央、省、州(市)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达54.24亿元,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0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行动计划,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资金107亿元,实施投入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温饱安居、产业培育、素质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生态保护与建设6大工程,办好沿边三级以上公路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电力建设、边境口岸联检设施建设、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30件实事。
像李玉所这样生活在中缅边境的德昂族群众,在“兴边富民”项目的帮扶下,2005年从在山头上的勐丹老寨整体搬迁到“靠近生产基地,靠近交通沿线,靠近水源”的勐丹新址,这些年开始考虑养点猪、搞点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了。而德昂族仅是从云南省“兴边富民”举措中受益的16个跨境少数民族之一。
“横向比,我们还有差距,纵观自身发展,我们翻天覆地!”
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的边境县。距县城35公里、位于中老边境一线的康平乡瑶家山村王纳碑,是个瑶族群众聚居的自然村,是目前江城县保留本民族服饰、语言和传统的民风民俗较为完整的一个瑶族聚居村寨。自2007年实施“兴边富民”项目以后,王纳碑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城县民宗局黄毅说,过去的王纳碑瑶族村民居住在曼博山,以种植谷子、玉米为主,过着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的生活。要山没山,要树没树,致富无路;要地没地,要粮缺粮。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收谷打米,砍柴伐木,全靠村民肩挑背扛,稀稀疏疏二十几间茅草棚,湮没在荒山坳里,见证了王纳碑瑶族同胞祖祖辈辈的艰辛与困顿。
2007年,江城县委、县政府正式把王纳碑瑶族村民小组列为“兴边富民示范点”,通过项目在村里建成了7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室,配备了20套桌椅和一套电教设备,完成了村内1200米的水泥硬化路面,26户民房全部改造并新装了太阳能,通过产业帮扶农户种植了110亩茶叶,修建群众活动场所。
如今的王纳碑瑶族村民小组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人均有粮近423公斤,人均纯收入2186元,全组村民已解决吃饭问题。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电视机、拖拉机、碾米机、手机、摩托车等也进入了王纳碑瑶族村民家中。走进王纳碑瑶族山寨,崭新的太阳能,光滑的水泥地,宽敞的砖瓦房,怡然的生活,处处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
“党和政府不仅在基础设施、道路建设、房屋改造等大的方面竭诚扶持帮助我们,还把稻谷种拿给我们,送肥料、技术到家里,并派人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我们插秧、施肥、打农药。”村民邓学林不无感激地说,“就是在他们的关心帮助下,现在我们的粮食才够吃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扶持。”
村民邓庆文感慨地说:“虽然横向与其他发达地区或民族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但纵观自身发展,我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的生活生存条件越来越好了,住上了新房,用上了家电,铺上了文明路,骑上了摩托车,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相信我们后续发展潜力巨大。”
兴边富民“3+1”对口帮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不留死角
从“兴边富民”行动正式确定为“兴边富民”工程的几年来,云南省通过“3+1”对口帮扶模式,从人、财、物各方面对边境25个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取得良好成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不留死角。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米东生说,“3+1”对口帮扶即由1家大型企业、1家科研院校、1家金融企业对口帮扶1个边境县市的模式,是配合兴边富民工程实施,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省委、省政府为配合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推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在中缅边境的临沧市耿马县,“3+1”对口帮扶单位是云天化集团、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平安保险。耿马县发展和改革局介绍说,云天化集团扶持约900万元帮耿马县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决定投资150万元帮助耿马县进行测土配方试验,建设800亩高优蔗园示范基地;投资150万元建设孟定镇河西希望小学;每年售予耿马县2万吨尿素肥料,每吨优惠100元,三年共计6万吨,优惠价值600万元。
云南民族大学对耿马县进行智力扶持。学校抽调专职人员帮助编制耿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派专人到耿马调研,挖掘、整理、宣传、弘扬耿马县的民族文化,并加强云南民族大学和耿马县的干部交流培训。
中国平安保险则进行金融方面扶持。耿马县发展和改革局介绍说,平安保险已与耿马县达成意向性协议,由耿马县筛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上报,同时,平安保险派出专人到耿马调研,了解耿马县发展的重大产业、制度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公司选定项目给予支持、合作(入股投资);对耿马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建设项目的缺口资金,帮助协调银行贷款。
米东生说,据不完全统计,第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实施的3年来,云南省通过开展产业帮扶、设施帮扶、爱心帮扶、教育帮扶、智力帮扶和科技帮扶,“3+1”工程实施各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用于边境地区建设,同时,金融机构发放贷款37.95亿元,向地方转让债权4969.86万元,减免债务4367万元,促进了边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008年是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第一年。”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荣明说,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涉及的6大工程30件实事,正全面推进。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30件实事安排下达总投资已达60.03亿元。
“兴边富民”的创新举措成为民族帮扶“标杆”
在实施“兴边富民”过程中,云南省2000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边境“三免费”教育,推动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200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7个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工作,4年后,国家制订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得到了特殊的扶持发展机遇;2008年在全国率先研究4个“特困民族”发展问题,决定在先行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力争为全国扶持特困民族发展探索经验……
2000年起,云南省实施了“三免费”教育,免除边境沿线村委会以下小学生的课本费、杂费和文具费;从2000年边境沿线村委会的13万名小学生扩大到2004年边境沿线所有乡镇、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聚居乡镇及村、藏区农村的初中生和小学生,累计投入2亿多元,受益学生128万人次。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俊强说,2005年,云南省的“三免费”教育与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相衔接,受惠面进一步扩大。
云南省人口在10万以下的7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3万人,其中有5个民族跨境而居,省民委把扶持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脱贫发展作为“兴边富民行动”的突破口,从2001年开始,开展了对7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调研,针对其民族、地域、经济三因素的特殊性,提出了“四通五有一消除”的基本目标和实施“五大工程”的思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2002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采取特殊措施加快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脱贫发展步伐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2005年,国家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2005年至2008年,中央和省累计投资7.6亿元,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处长徐畅江说,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到第一轮“兴边富民”工程结束,云南25个边境县市实现生产总值434.3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746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12亿元,财政支出107.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1元。25个边境县市共有11.57万户群众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60万人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减免学生教育规费4860万元;66万多人次通过培训走向劳务市场并获得了就业岗位;2850个村寨的群众看上了电视节目;8.7万农户用上了清洁环保方便的沼气。
徐畅江说,实践证明,随着“兴边富民”工程的不断深入,云南边境地区基础条件逐渐完善,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逐步改善,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将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军民团结、边境安宁、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