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代松阳
在欧洲,由于对西欧国家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日益不满,东欧9国在3月1日召开欧盟峰会时另外组织一个小型峰会,以应对西欧保护主义威胁。在南美,阿根廷近日突然宣布提高800余种进口产品的“参考价格”,这导致巴西和阿根廷贸易冲突加剧。
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依然挣扎在衰退的泥潭,而贸易保护主义的魔爪已经依稀闪现,世界各国陷入对全球贸易的深深忧虑之中。
私利驱动下的囚徒困境
“历史和现实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在美国国会上滋生的。”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当时美国国会的工业保护议员和农业保护议员相互交换政治支持,通过了贻害全球的《斯穆特—霍利法》,大幅提高农产品和工业品关税,这导致其他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性关税,全球爆发贸易大战,世界经济从此长时间一蹶不振。”
正如专家曾经警示的:当商品不能自由越过边界,士兵就越过了边界。大萧条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法西斯上台,把人类推向了惨绝人寰的极端境地。
历史总是不断证明,越是全球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刻,越应该开放合作、同舟共济。但历史又似乎总在证明,越是出现危机的时刻,贸易保护主义越是抬头。
“非常时期的国家利益至上思想,是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根源,各国在政策博弈中会陷入一种囚徒困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建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当一方抵制贸易保护而其他方实施贸易保护会损害抵制方的利益,而各国又无法确定彼此都会不约而同地采取抵制态度时,最终的结果是,大家同时实施贸易保护,集体承担危害。
“这种囚徒困境导致世界经济的历史总显示出这样一种规律:当经济景气时,政策更倾向于开放,对国外竞争也更加宽容,当经济陷入低谷,国内问题严重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措施总会不断浮现。”陈建安说。
抵制贸易保护不能只靠国际呼声
在日前召开的G7会议上,七国财长们纷纷呼吁,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因“购买美国货”条款而处于国际舆论漩涡的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表示,美国不会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苏,条款的实施将“遵守自由贸易规则”。
陈建安认为,各国抵制的呼声会产生一定的道德约束力,但面对国内日益衰退的经济危局,美国能否遵守口头上的允诺,仍然是个问号。
“虽然迫于贸易伙伴国的舆论压力,购买美国货条款在通过时经过了一些软化,但最终是以法律条文形式确定的,条款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没有改变。”陈建安说。
“在购买美国货条款实施过程中遵守自由贸易规则,盖特纳的这种官方表达十分模糊。”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赵秀敏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美国遵守的所谓自由贸易规则,也只是惠及与美国签订政府采购协议的发达市场经济体,而中国、俄罗斯、巴西这些未与其签署协议的国家,仍然会承受条款中贸易保护的损害。
“在各国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特殊时期,民族主义情绪日益浓厚,单凭国际场合的呼吁抵制是不够的,各国应充分发挥WTO在解决贸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多双边谈判的方式,共同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只有制度性约束,才能最大程度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赵秀敏说。
近日,巴西外长阿莫林曾经表示,针对“购买美国货”条款,巴西可能将美国上告至WTO机构。赵秀敏认为,这一做法是正确积极的,值得倡导。
贸易保护难挡全球化趋势和多极化格局
无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超贸易保护主义,还是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经济发展波动中交替出现。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作用下的自由贸易已经成为主流,现在的保护主义措施只是各国经济发展失衡的暂时结果,绝不会爆发像大萧条时的全球贸易大战。”王勇认为,和大萧条时期相比,当今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国际贸易体制逐渐完善,WTO制定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一系列地区性、多边、双边贸易协议,共同编织了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的自由体制。在这种约束性体制下,贸易保护难以在全球兴风作浪。
赵秀敏认为,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各国经济合作是必然的,这种多极平衡的格局,意味着权利的分散,也会对贸易保护主义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
“从长远看,全球贸易在特殊时期或许会因为保护主义出现波折,但自由贸易的趋势不可阻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未来的全球贸易走向,我们应该在谨慎之中保持乐观和信心。”陈建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