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甲午战争中大清陆军一溃千里的原因,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能说出点什么。内容无外乎因循守旧、官场腐败、营务废弛、统帅怕死……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却鲜为人知。说出来你会不信,那就是“开枪不瞄准”。
瞄准射击是步兵进入火器时代要掌握的基本要领,可是这个要领,中国人掌握起来,很是费了些功夫。
当时,清政府的淮军接受了洋枪队的全部装备,也接受了洋操的训练,连英语的口令都听得惯熟,唯独对于瞄准射击,不甚了之。19世纪60年代,一位英国军官来访问,在他的眼里,海军士兵放枪的姿势很奇怪:他们朝前放枪,可眼睛却看着另一边;装子弹的时候,姿势更是危险——用探条捣火药而自己的身体正对着探条。他推断这可能是放惯了手铳、鸟铳的缘故。
又过了30余年,洋枪已经从前装变成了更现代的后膛枪,而且中国军队也大体跟上了技术进步的步伐——用后膛枪武装起来。可是,士兵们的枪法却进步有限。在义和团时期,攻打外国使馆的主力,其实是董福祥的正规军,装备很是不错。从现存的一些老照片看,董军士兵大抵手持后膛枪,而且身上横披斜拉,挂满了子弹。
可是,据一位当时在使馆的外国记者回忆,在战斗进行期间,天空中经常弹飞如雨,却很难伤到人。由此看来,一万多董军加上数万义和团,几个月打不下外国使馆,是可以理解的了。
庚子前五年,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的表现大家都在骂。其实人家毕竟还打了一场多少像点样的仗;而陆军则每仗必败,从平壤一直退到山海关,经营多年的旅顺海军基地只守了半个月,丢弃的武器像山一样。威海的海军基地周围,门户洞开,日本军队随便登陆。
当时日本军人对中国士兵的评价是,每仗大家争先恐后地放枪,一发接一发,等子弹打完了,也就是中国军队该撤退的时候了。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军官回忆:“在朝鲜战场上,日本各师团一碰到中国军队就立即卧倒,一动不动。这时候,中国士兵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放枪,一枪接着一枪,直到子弹打光。等到枪声渐渐稀少,日本军队就开始冲锋。”
清帝退位后,中国士兵脑袋后面的辫子剪了,服装基本上跟德国普鲁士军人差不多了,建制也是军师旅团营连排了,可不瞄准、拼命放枪的喜好却依然没有改变。
1920年的直皖大战,双方动用兵力20万,消耗子弹几千万发。可几个回合下来,双方死了200多人。这种“恶搞”战争的做法,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逊以“极其恶毒”的口吻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建议中国军队恢复使用弓箭。一来弓箭比较便宜,二来可以对敌人造成真正的威胁……
“开枪不瞄准”,历史上这个小小的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看来,思想观念落后比兵器落后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