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谐调查令人意外 公务员不及打工者家庭美满
目的是比较不同阶层家庭
杭州的离婚率,2000年至2008年间,增长了3倍;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的趋势中,一对夫妻所承受的生活压力,是上世纪50年代的25倍……
这是让研究人员进行这项调查的动因所在:杭州的家庭和谐吗?
研究人员在杭州五大城区下发1000份调查问卷,农村户口家庭则在八区县抽取,共发出1600张问卷。
调查的目的是对比杭州城区与农村家庭之间,杭州城区四个社会阶层家庭间的和谐状况。
专家先做访谈,后开座谈会,接着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最终,确定了五大类42个评价指标。五大类评价指标为:夫妻关系、与子女及其他亲属关系、家庭心理健康、家庭物质生活、社区环境。
有关家庭是否“和谐”的调查与研究,在浙江没有先例。
昨天,《杭州市“和谐家庭”评价成果》出炉,就城市家庭和谐进行了1600个样本的定性与定量研究,这在浙江还是首次,由杭州市妇联、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研究所历时2年完成。
按百分制的标准,杭州家庭的总体和谐指数为78.44,属较高水平。
但让专家大跌眼镜的是,结果显示,在杭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和谐满意度,远高于工作稳定的公务员家庭、事业单位员工家庭。
“我们所指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是有一定标准的,虽然没有户口,但他们必须一家人都住在杭州,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孩子在杭州上学。”调查主要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教授侯公林说。
焦点A
外来务工者家庭和谐满意度
>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
调查把杭州城区家庭分为4个社会阶层:企业高层白领家庭、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家庭、蓝领工人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
令人惊讶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和谐方面的满意度(83.46),远高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家庭(78.82)和蓝领工人家庭(75.80),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对孩子要求不苛刻
受调查对象、衢州来的出租车司机小林(化名),孩子在民工子弟学校读书。
“学校比老家的好多了,老师都大学毕业,孩子在这里上学,我放心。”小林觉得舒心的是,学费也不贵,“孩子要是能上大学最好,不能上大学,也能在杭州见见世面,比在家里对着黄土强。”
在子女及其他亲属关系上,城区的4类家庭中,外来务工人员得分最高。侯公林教授说,主要因为外来务工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过高要求,更能“知足常乐”。
对物质生活容易满足
在家庭物质生活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自我评价得分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企业高层白领家庭。
受调查对象、小赵(化名),在杭州卖菜多年,去年,终于在拱宸桥附近买了二手房,他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吃得好、住得好,闲了到运河边、西湖边转转,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到美景。他觉得,“现在我和杭州人一样有福气!”
夫妻同甘共苦很舒心
在夫妻关系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得分也居第二位,也仅次于企业高层白领家庭。
侯公林教授分析说,企业高层白领有较好的收入,所以经济引起的家庭矛盾不多,夫妻相对和谐。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不宽裕,他们则靠的是“同甘共苦”,夫妻在许多问题上能保持一致的态度,生活反而觉得舒心,并积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焦点B
蓝领家庭
不满意程度最高
“调查发现,城市蓝领(普通工人)对家庭的和谐评价最低,不满意程度最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侯教授说。
杭州人老胡,国营企业的工人,几年前下岗。“政府现在一天到晚关心新杭州人,我们这些老杭州人呢?住的地方越来越远,收入越来越低,有谁来关心过?”他有些不平。
“蓝领工人家庭,是目前城市人口变迁过程中,最值得研究的人群。他们从原来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居住地也正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迁移,工作环境趋向不稳定。以上压力的影响,势必造成家庭环境动荡,家庭关系受影响。”侯教授分析说。
而这些不满的声音,很有可能演化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焦点C
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
家庭暴力依然多发
杭州农村家庭和谐总指数为70.06分,明显低于城区的83.05分。
侯教授认为,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家庭和谐方面的城乡差距也将在最近几年内明显缩小。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家庭心理健康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得分则较低,主要是妇女、儿童遭受的家庭暴力比较多。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由于文化层次和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家庭问题往往由暴力来解决,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妇女,这必须着力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