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是圆明园兽首拍卖的最后竞拍者!今天中午,香港多家电视台播放了这一消息。从目前各方的反应来看,这两件兽首最终应该不会被“交割”,拍卖者“反对拍卖流失文物”的目的已经达到。
圆明园兔首、鼠首在佳士得拍卖,之所以万众关注,是因为八国联军侵华掳掠的历史,再次被放大到公众视野。
100多年前,一群明火执仗的强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敲落12尊精雕细琢的兽首,然后公然运往海外。这些曾聚在一池春水中的文物,从此散落天涯、存亡未卜。其后,有不少爱国人士或私下购买或公开竞拍,并将文物捐赠归国。那拳拳的爱心背后,是扶摇直上的天文数字。
我们有数以十万计的文物流落海外,难道我们要穷一国之力去购买那些被别人白白掳走的文物,难道我们要用中国人的血汗为侵略者“埋单”?如今,看到这些沾满鲜血的文物,再次成为公开拍卖的标的,我们的记忆是否被再次触痛?
文物有价,尊严无价。的确,我们希望看到文物回归,但,不是以参与拍卖的方式,不是以奉上大量金钱作为代价。否则,我们怎能记住被侵略、被屠杀的创痛,怎么能对得起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国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同样,以屈辱的方式换回国宝,也不是什么值得荣耀的事。也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说,这些文物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拍卖者明显是在借中国人的关注漫天要价,如果我们花上亿元天价去购买,还不如用于民生对抗金融海啸。
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在追讨国宝上的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埃及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数字化管理文物,专设的文物部门负责把埃及流落到海外的文物,以及埃及博物馆和文物仓库丢失的文物的具体信息登记造册,并录入电脑以便在追讨相关文物的时候可以查询到详细信息。
埃及的文物部门还要收集埃及海外文物的信息,并随时查询国外著名拍卖行的拍卖目录,了解其中是否有非法获得的埃及文物。一旦情况属实,则毫不犹豫地干涉。2008年6月,埃及方面得知英国伦敦的宝龙拍卖行将对一件2500多年的浮雕进行拍卖时,以最快的速度对事件发表了声明,声称浮雕属于埃及,并派人前往伦敦洽商。宝龙拍卖行因此没有对该文物进行拍卖。
“这就比如是一个人抢了、偷了你的东西,交给另外一个人让他卖掉,所得的钱他们两个人分。这难道没有问题的吗?”埃及文物机构一名负责人如是说。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埃及流失文物回归的步伐明显加快。
此次圆明园两尊兽首拍卖,有关政府部门迅速发布声明、阻止文物拍卖;民间律师团也前往法国讨说法,上诉至法国法院;在法留学生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向法国民众宣传兽首历史……这点点滴滴,都是可喜的进步。虽然兽首依然被拍卖,但只要没再次流入民间,就已经是胜利了。
“希望这能让英国和法国意识到,他们对圆明园以及其他的名胜古迹做过什么。”一名外国网友的话,让我们看到公义或许也曾暂时失语,却从不曾被泯灭。文物追讨毋忘历史。在我看来,圆明园中那些断碣残碑,才是最鲜活、最可宝贵的文物,在它们无声的诉说中,也在期待一个大国真正地崛起。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