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3-03 00:55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一冬无雪,三晋大地处处“喊”渴。但是,在阳曲县黄寨村千亩蔬菜基地,五颜六色的反季节蔬菜在水分、温度、空气适宜的200多座大棚里,荡漾着浓浓春意。
菜农权玉生高兴地说:“因为有科技特派员的指导、农业专家的讲课和"星火课堂"的培训,我们从育苗到日常管理都加大了科技含量,果真是个好收成呢!”
近几年,阳曲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盘活农村科技资源,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让科技成了带动和帮助农民发展种养业、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形成了以科技特派员为基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科技服务网络为支撑,直达乡村、延伸到户、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特派员引路子 东黄水镇红沟村的韩忠保,是十里八村的能人,这几年,他积极外出找项目,建成了投资100万元的獭兔基地,养殖种兔400只。被县里选派为科技特派员后,韩忠保干劲更大了,他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计划发展獭兔养殖户100户,现已有10户养殖獭兔100只,仅这一项就能让养殖户户均纯收入7000元。去年一年,他还组织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560人次。
像韩忠保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在阳曲县有70多名,他们进村入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以技术承包的方式,树立科技示范典型,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加快了农村科技推广的步伐。
两年来,70名科技特派员,不但在农村共举办341期培训班,培训农民3.3万人次,而且和涉农部门的农技人员一起,申报农业技术承包项目106项,其中列入省承包计划13个,市承包计划120个。
流动专家大院教法子 去年3月,凌井店乡安塘村的菜农反映每年雨季豆角容易发生斑点病,严重影响产量和收入。为了帮助农民解决这个问题,在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大力支持下,阳曲县邀请省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家,实地“问诊”,掌握“病因”,就秋季豆角、甘蓝容易发生病害的诊断、防治技术,在安塘村举办了“旱地蔬菜病害预防”专题培训,及时提供了防治措施。
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季节性农事活动,将省、市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请回来,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类型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县科技人员的技术素质是阳曲县流动专家大院的特色。他们制作了50块新品种、新技术宣传版面,流动专家去哪里培训,就把相关的版面带到哪里,让农民听看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果。
两年来,先后有省内外的数十名专家来到阳曲县,就日光节能温室管理、中药材种植与管理、测土施肥等先进的技术,对当地的近8000名农民进行培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数229个,入户数275户,行程9580公里。
星火课堂强素质 2007年3月,黄寨镇的贾银莲在县科技局的组织下,多次参加县里星火课堂的培训学习,之后,她果断地拿出多年积蓄,建起了一个2亩大的拱棚,去年6月初,她家拱棚生产的甜瓜比露地栽培提前1个多月上市,亩产值1.5万元以上。晚秋种植的西红柿又正好赶上市场空档,卖了3000多元,这样一来,一个大棚,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她笑着说:“从星火课堂拿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阳曲县“星火课堂”已经做到有教室、有设备、有培训教师,能够按照季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教学方法通俗易懂,确保农民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培训内容也紧紧围绕全县确定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经过培训,学员素质明显提高,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阳曲县许多外出打工的人员回到家乡,开始在“星火课堂”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为此,该县“星火课堂”针对农民文化基础不同,从事产业项目不同的现状,按照季节列出了全年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日程。去冬今春,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走进了“星火课堂”。
本报记者 白续宏 本报通讯员 张旭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