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与3个月前在“清水走廊”工程大会上的表态不同,盐城市市长李强在经历了水污染事件后对保护环境有了更深的体会,不但要拆除所有化工厂、治理污染造成的后果,还增加了8亿元政府预算,用于水源保护。
盐都区龙冈镇镇长周学东也有同样的感受,镇上每年1.2亿元税收,化工行业仅占2000万元,为了这个小化工厂苟延残喘几个月,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标新化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来说,为节省6万元危险固废品处理费用,换来的却是牢狱之灾。
在经历此次水污染事件后,市民、官员和企业家基本达成一个共识:水源保护远比检测更重要。
事实上,盐城水污染事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相关媒体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希望盐城能够总结经验教训,让更多的地方政府引以为戒。
先污染、后治理,靠监测来保护环境,靠监测来保证饮水安全,这似乎成了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在事件发生之前,许多人都抱有侥幸心理,政府以为企业不会乱排污,企业以为下雨偷排没人知道,自来水厂以为有环保局在监管,环保局以为自来水厂在检测,如果自来水没被污染,就不会有什么大事。
在这种麻痹的思想下,大家都寄希望于水质监测。事实也是如此,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第一反应是,环保局、自来水厂怎么没检测出来?
目前饮用水共有106个检测项目,检测一遍需要两万元,不间断的监测费用则更高,国内大多数自来水厂负担不起,大多数水厂只能做氨氮、色素、化学蓄氧量、大肠杆菌等常规项目的监测。
自来水厂的监测项目实际上是基于水源在没有被污染的状态下的一种常规检测,如果受到污染,即便是自来水厂启用了所有的检测程序,也不能确保水质正常,毕竟,无色无味的有毒化学物质有上千种,水厂压根儿就无能为力。
据了解,目前密云水库等水源地采取的最先进的检测办法是自动毒性监测,通过入水口饲养小鱼等生物做活体试验来监测水源,如果小鱼中毒,其活性下降,就会自动报警。
然而,即便是最先进的检测办法也不能确保水质安全,如果遇到差异性毒品怎么办?鱼吃了没事,人喝了中毒。
靠监测保证饮水安全是舍本逐末,水源保护远比监测更重要。
随着近年来化工产业的逐步转移,水污染事件也随着开始转移,但我们绝对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果急于发展而压缩了我们生存空间,我们会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不纯粹是瞎折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