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3月3日电(记者桂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日政府和三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保护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保护工程,经过8年的实施,目前已如期完工。
始凿于公元493年的龙门石窟由于年代久远,面临着来自人为活动和包括风化、渗水、岩石开裂垮塌等自然因素的威胁。
1998年11月,中日两国政府就进行中国丝绸之路地域内现存的古代文化遗产保护达成协议。随后,日本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保存日本信托基金”提供了项目经费。1999年7月,中日两国政府商定把洛阳龙门石窟和新疆库木吐喇千佛洞作为丝绸之路地域文化遗产保护对象。2001年11月,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的项目开始实施。
该工程投资125万美元,项目选定龙门石窟潜溪寺、路洞、皇甫公窟作为实验洞窟。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局长陈爱兰介绍说,这一项目所取得的成果都是目前龙门石窟最新、最完整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石窟普遍存在的难题——治理水患及风化病害提供了良好范例。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