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李江涛)北京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全市公众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20%以上,注册志愿者总数不少于200万人,志愿者每人每年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0小时。
记者从4日召开的北京市志愿者工作大会上获悉,北京将加快建立健全各类志愿者组织,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完善志愿服务的绩效考评办法。
北京将保留转化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1000多个市级公益实践项目和1万多个基层公益实践项目。着力开发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推出既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长远性重大项目,又有行业特点、领域特点的特色项目、短期项目。
据悉,当前北京将重点在四方面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围绕“讲文明树新风”开发志愿服务项目,传播文明理念,普及文明风尚,倡导团结互助精神。二是围绕扶危济困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把生活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作为重点对象。三是围绕社区服务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成效明显的社区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围绕应急救援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动员志愿者参与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卫生防疫、群众安置、设施抢修和心理安抚等工作,提高社会和公民的公共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包括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扶老助残志愿者、健康促进志愿者等在内的各具特色的志愿者组织,覆盖人数超过200万,全市参与志愿者组织相关活动的人数占常住人口的12.4%。志愿服务领域已经覆盖关爱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助残服务、扶贫助困服务、应急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机构服务等15个类别。2007年,《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出台,推动首都志愿者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