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袁海东、周同义报道:新年度民兵整组之际,曾获3项国家专利的河北省邯郸市某企业工程师刘俊民等一批通信、网络、雷达、水利、气象、机械行业的技术骨干,被河北邯郸军分区吸收进入“民兵技术人才库”。该军分区目前已纳编1000余名高技术人才,通过开展模拟演练、装备保障、科研攻关等活动,有力增强了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信息化时代战场瞬息万变,装备日新月异。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国防后备军如何履行好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职责?邯郸军分区党委意识到,必须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吸纳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骨干力量参与国防建设,以此带动民兵队伍建设发展。
按照这一思路,邯郸军分区将编兵触角不断向驻地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延伸,先后组建了电子干扰、网络攻防、城市防空等多个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将一批高素质人才编入民兵队伍。其中,在河北工程大学等3所高校纳编了20多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学科研骨干。为使用好这些人才,军分区都要及时组织他们进行集训,围绕国防建设需求赋予相关研究课题。同时,不定期组织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民兵到一些编兵企业开办高科技知识讲座,以发挥好他们的骨干作用。
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兵员结构,带动和促进了民兵训练创新发展。该军分区围绕信息化建设先后研发出“应急动员信息管理系统”等12种软件,取得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反电子干扰演练8项成果,有25名民兵先后被北京军区和河北省军区表彰为训练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