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村官 |
三八节探访女大学生村官 电大女生黄河边养蚂蚱
□策划热线 新闻部执行记者 梁振廷 温中豪 常佰军文 洪波 图
阅读提示
“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新生事物,对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省首届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上,河南省委党校一位教授激动地说。
近年来,大批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使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有限等难题一直存在,急需注入新鲜血液,激发活力。
在今年“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本报特别采访了一些女大学生村官,展现特别岗位上的女性风采。
曹志佳:放弃读研当村官
研究生录取面试和应聘村官面试,刚好是同一天。如此巧合的抉择,摆在了2008届河南农大学生曹志佳面前。面对十拿九稳的读研机遇,曹志佳走进了村官面试现场,以高分被录取为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张家村的一名村官。
“放弃读研究生当一名村官,最对不起的就是我在河南农大的老师汤继华教授,他非常希望我能读他的研究生,去年大学毕业时,考研成绩也不错,上研究生应该没有问题……”3月3日,在金水区庙李镇张家村村委会的会议室内,24岁的曹志佳说起当年的抉择,依然满腹愧疚,“其实我并没有把握能当上村官,因为面试过后还要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刷下,如果我应聘不上村官,连研究生也上不成。”
放弃不少人梦寐以求的读研机会,曹志佳为何要选择月工资千元的村官?
对曹志佳来说,考研代表着从事学术研究的平稳之路,可天生不安分的她常爱挑战自己。“去年3月一看到村官招聘启事,我心里就一动,我为什么不能选择一条新路呢,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我觉得,农村更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而在农学领域,少一名研究生,又算得了什么?”
曹志佳说,没上成研究生是一种遗憾,但她至今并没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曹志佳在张家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充分感受了当村官所受的历练,而这种人生阅历,对于年轻的她来说是读研所不能获得的。在记者采访结束回到报社后,她给记者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诉说了一名女村官工作中遇到的苦涩、困惑、欣慰和幸福——
“有一件事儿帮我解开了这个心结。在一次宅基地集体执法活动中,我被一位老太太死死抓住,衣服竟然被扯了一个大口子,还差点被老太太的孙子殴打,但我自始至终笑脸相对,耐心地讲解法律政策。
“事后,我想了很久,觉得自己很委屈,甚至觉得自己选错了路。
“多天以后,老太太和她孙子突然专门来找我,要向我道歉。她来时我刚好在镇里开会,直到下午6点才回到村里。‘奶奶一定要在这里等你回来。’老太太看到我,在孙子的搀扶下突然颤巍巍地向我弯下了身子,‘闺女,大娘真是对不住你呀!’就在老太太俯下身的那一刹那,我才回过神来,赶紧上前拉住,老太太用力握着我的手一再说:我真是老糊涂了,真是老糊涂了……那一刻,我终于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有时到村里转转,会经常碰到这家人和我热情打招呼。谁说这里的百姓不会记得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咱老百姓又是最重感情的……”
生彩云:养蚂蚱养出威信
郑州电大毕业的生彩云,2006年应聘到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弓庄村工作,现任村主任助理。
去年,养了三四个月的蚂蚱,不但自己挣了1万多元,连跟着她学养蚂蚱的村民也赚了3万多元。当初笑话生彩云养蚂蚱的村民,望着大把的钞票,也不由得不佩服这个25岁女村官的能耐。
养蚂蚱并非突发奇想,这是生彩云从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无论是获得信息的渠道,还是这种让老辈人无法想象的养殖对象,都是当地传统村干部所无法“玩转”的:他们没想到,这个在房前屋后蹦了几千年的蚂蚱,到了生彩云手里竟然能放在棚里养,更能卖大钱。
说起养蚂蚱,生彩云笑了:“当时想着试试,谁知没费劲儿就成了,第一次搞就赚了钱。”
生彩云非常注意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查看信息,帮助群众提高种植水平、转变营销模式。2007年上半年,生彩云从远程教育网络市场信息上了解到,在全国很多地方,蚂蚱成了餐桌上受人们青睐的绿色食品,价格非常可观,一公斤能卖几十元,前景很好。
这条信息让生彩云灵机一动,弓庄村紧挨黄河滩区,场地和草料都不愁,而附近几十家野味特色的农家饭店,也很乐意购买蚂蚱,这么好的条件,为何不带领村民养蚂蚱致富呢?
可一听说养蚂蚱,村里不少人都笑了,说蚂蚱满地都是,还用养?也不相信有人会来买蚂蚱。既然没人相信,生彩云决定自己先养,用效果让乡亲们信服。得知她养蚂蚱的事儿,村里一名头脑灵活的年轻人韩建军也决定跟着生彩云一起养蚂蚱。生彩云从山东购进了320多斤蚂蚱卵,并买来竹竿、纱网、拉链,在黄河滩区支起6个蚂蚱棚,开始大干起来。
“养蚂蚱非常简单,6个棚每天要用二三百斤草,都是我花钱雇人割的,其他的不用管。三四个月后,蚂蚱就长成了,附近饭店都抢着要,我们一斤卖15元,全都卖光了。”生彩云说,她个人投资才几千元,就赚了1万多元。韩建军投入多,赚了3万多元。今年,韩建军还打算跟着她养蚂蚱呢。
生彩云的知识优势,不但在帮村民致富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连劝导村里拆迁的问题,其工作思路也和传统的乡村干部不同。“我从来不吓唬群众,讲不搬迁有多严重,我给他们讲拆迁给他们会带来那些好处,道理讲透了,老百姓自然会听你。”生彩云笑着说。
袁朋朋:深山做“官”已四年
“在这儿就跟自己家里一样。”昨天,汝州市女大学生村官袁朋朋说起自己的经历,满脸都是喜悦,她说,2004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她,通过公开选拔考试被录取为大学生村官,2005年3月分配到汝州市大峪乡贫困偏远的赵楼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刚来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干啥。”袁朋朋说,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她用双脚走遍了赵楼村的7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掌握了全村的第一手资料。“我的手机号码,村里人都知道。”袁朋朋说,2005年8月,大峪乡开始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为方便群众,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印成条幅,挂在村委会门口,并印制了几百张名片,发放到村民手中。
村民李清林,身份证上用的是小名李狮子,与其粮食直补户存折上的名字不符,他取不出全家48元的直补款,村里开证明,派出所出证明,财政所调查核实,袁朋朋连着跑了三趟,行程近百公里,钱终于取了出来。
“为给俺改正年龄,朋朋都跑了几十趟。”梨园沟村的李红涛说,他的出生日期原本是1989年1月14日,在村里统一换户口本时被误填为1983年5月14日,因其母亲不识字一直未发现,2006年,他从汝州市技工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因年龄有误无法办理身份证,用人单位更无法聘用,他急得直掉眼泪,袁朋朋得知后,主动提出为他办理此事,她问清楚了办理此事所需的材料和程序,不辞劳苦,前后奔波两个月,终于为李红涛更正了年龄。
赵楼村村民李全仁说,他们从山上刨下来的山药没有销路,都积压在家里,要是再等半个月卖不出去,积压的1000多公斤山药都得烂到家里头,他便和村民董爱国等人找到袁朋朋,朋朋及时联系到平顶山需要山药的商户,3天以后这几户人家里成堆的山药被平顶山来的商户收购走了,为几家村民挽回经济损失6000多元。
“要是没有人家朋朋,恐怕早就没有我们娘儿俩的命了!”村民赵海军的妻子梁月洁说,2005年10月,她到汝州市妇幼保健站生孩子,身上带着仅有的1000多元钱,结果出现难产,钱不够用,在汝州市区举目无亲的赵海军无奈之下,拨通了袁朋朋的电话,当时朋朋正在外地办事,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马上托朋友拿了2000元钱送到了医院……第二天,她从外地赶回来,连家都没顾上回,就又买了一大袋蛋糕、红糖,赶到医院去看望他们。“俺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把这份情还上。”梁月洁说。
担任村官四年,共为群众办了900多件实事,对于热心村民统计出来的这组数字,袁朋朋说:“我是他们的村官,为百姓办事就图个心里踏实。”
如今,已调任杨楼乡下水村工作的她又带头搞起了养殖,她说,她想先趟趟路子,等摸索出来致富经验了,发展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