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 题:18万返乡农民工寻出路带来的新思考——四川南充市长高先海代表的“农民工就业观”
新华社记者谭浩、肖林
全市近200万人出外打工,18万人今年重新返乡待业。作为四川第一劳务输出大市,南充市该如何面对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庞大的就业群体?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南充市市长高先海代表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给出了一条“化解农民工就业压力”的新思考。
截至今年2月初,南充市176万外出农村劳动力当中,返乡的就有18万人,这成为2009年带给南充市的一大考验。“作为我来讲肯定是一种压力,第一农民要就业,我们200万剩余劳动力,本来我们还大量地往外面输,要给他们找就业岗位,回来一部分就增加了压力。”高先海说。
大批农民工返乡,如果找不到出路,南充市的劳务经济势必遭受一定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立即启动了农民工返乡预警机制,由有关部门及时调查摸底,每周将返乡农民工动态数字上报一次。”高先海说。
“同时,我们出台针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创业扶持和权益维护4大行动,全市各区县各个部门形成一盘棋。”据高先海介绍,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先后为15万多返乡农民工重新找到了出路。
那么,剩余的这两三万返乡农民工又该怎么办呢?高先海说,结合正在实施的项目推动战略,南充也在加强园区建设,我们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所以不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返乡回来的这些农民工,是南充市的一笔财富,通过农业产业化升级,可以给返乡农民工发展种植养殖业创业带来机遇;另外,利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有些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会,可以促进南充市产业结构调整,也给了这些返乡农民工更多的就业机会。”高先海认为,不过,长久来看,农民工问题必须治“本”!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根本之路。”高先海说,我们南充劳动力有大量富余,还是必须走劳务经济的路子,把返乡后还找不到出路的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再送出去,形成城乡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杨笑)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