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7日23时,三峡电站已累计发电2969.5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惠及约半个中国。通过三峡坝区的货运总量累计已达2.9098亿吨,超过三峡水库蓄水前葛洲坝船闸通航22年过闸货运量的总和。三峡工程使长江防洪的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
中国水电装备的水平,因三峡工程实现了跨越发展。
三峡工程初始设计的26台机组,于2008年10月29日全部投产发电。目前,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已达1830万千瓦。2008年,三峡电站全年发电808.1亿千瓦时。三峡电站供电半径约达1000公里,促进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格局的形成,获得了可观的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和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以及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每年可获得300万至400万千瓦的错峰效益。
三峡工程作为长江中下游综合防洪体系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水库防洪总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如遇“千年一遇”大洪水,三峡工程配合荆江分蓄洪工程,可使长江中下游避免毁灭性灾害。2008年末,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至170米后,防洪库容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具备发挥正常防洪功能的条件,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因此由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300多万亩农田、1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2008年,三峡工程共通过货物6847万吨,远远超出蓄水前三峡坝区历史上最高年货运量1800万吨的水平。三峡工程已经成为我国东中西部的物流中转中心,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峡工程实施大型机组国产化战略,通过对70万千瓦水轮机组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成功获得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转让,使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制造业用7年时间实现了30年的跨越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三峡工程国产机组运行情况良好,能量特性和稳定性能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标志着机组国产化战略取得成功。(记者顾兆农、杜若原)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