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皋山、记者范炬炜报道:早春,一场信息化条件下战役兵团联合保障演练在中原某地举行,由总后油料研究所研制的多种新型加油装备,快速高效保障各类装备的油料补给,受到参演部队官兵称赞。专家现场点评:该所着力打造科研创新长效机制,使科研成果呈现出又好又多的可喜局面。
走进该所科技处,两张分别标示在中国和世界全图上的“大科研辐射图”十分显眼。红色线条表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已将脚步迈向国内外60多个专业学术机构,绿色线条则显示有近20名院士、著名专家进入该所课题攻关组。在科研合作机制引领下,这里的科研人员已开始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管理委员会申请研究课题。目前,他们正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新型高速流体泵,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研制复合式自吸离心泵,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开展海上油气液混合输送与分离技术研究……
丰硕的科研成果背后,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在该所一线科研人员中,如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已由5年前的30%上升到87%,主要专业学科均有2名以上博士担纲。在人才生长机制运作下,所里学历高、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年轻科研干部被推举为各研究室领导和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组长;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专业学术带头人制度更为年轻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记者了解到,该所党委自“十五”之初就集全所人员智慧,制定出以改革科研管理机制、有偿服务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后勤保障机制、干部管理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改革发展方案,构建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研创新机制,为催生大批优质科研成果提供强劲动力。“十五”以来,全所共承担科研课题152项,有54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有17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9项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有效解决了军事斗争准备油料保障中的“瓶颈”问题,构建起从战略后方到作战前沿完整的油料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