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形象标识的作者发表声明了。”昨天,首先在某论坛上发帖质疑安徽旅游形象标识涉嫌抄袭“2004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会徽的网友helunren又给记者报料称,该标识作者“孙雷鹏”在网上发布《安徽旅游标识中标说明》一帖,承认自己作品中的徽州建筑元素马头墙确属“借鉴”,并就此事带来的负面影响致歉。
被指抄袭后发表声明 一直关注此事的网友helunren称,他是浏览网页时看到已被转载的题为《安徽旅游标识中标真相》一帖,转帖者网名一叶翩鸿,帖中内容是以自述形式介绍了自己参选安徽旅游形象标识的相关事宜,承认“在设计形式上,我为了表现出好的中国文化,又因自己不善于中国国画,所以在马头墙元素上借鉴了他人的设计”,并强调之所以有此举,是“因为在设计学习中我们接触过许多"借鉴他人成就自己"的设计经典案例”。声明署名为“孙雷鹏”,日期为3月5日,也就是我们刊发网友质疑标识涉嫌抄袭的当天。但是,此声明并未引起关注。
不知道作品最终入选 随后,记者在论坛上面找到了“游客5505933”发布的标题为《安徽旅游标识中标说明》,其内容与上述讨论帖内容完全相同,署名同样为“孙雷鹏”。在帖中,“孙雷鹏”首先表示“我设计的安徽旅游标志被采用了,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我刚刚知道的事情”。
“孙雷鹏”在帖中称,2007年他以一名大三学生的身份参加该征集活动,并称自己当时是与另一入围作品作者刘永熙“共同获得第二名”,获得了3000元奖金而非3万元,且当时的采用奖第一名“一直以来是空缺的”。记者查询当时的安徽旅游形象标识与主题口号征集作品在线评选网页发现,当时候选列表中标号为30号的作品作者确为刘永熙。
不过,至于自己的作品被采用为安徽旅游形象标识并对外发布一事,“孙雷鹏”在帖中称自己当时并未接到组委会任何通知,后来也是通过网络才得知此事的。
力求完美所以“借鉴” 在这个帖子中,“孙雷鹏”称,自己当时参选是抱着“学习结合实践”的态度,他表示“标识的创意的确是本人想出来的”,并倾注了所有的专业所学和大量情感,而且由于不是安徽本地人,他还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收集材料,力求完美。但是“在设计形式上,我为了表现出好的中国文化,又因自己不善于中国国画,所以在马头墙元素上借鉴了他人的设计”。
此外,“孙雷鹏”还就自己的作品“借鉴”了他人设计而给组委会带来的麻烦致歉,并称自己当时参赛完全是因为“我爱安徽这块土地,爱安徽的人民”。
不过,由于安徽省旅游局之前一直对外表示遵照律师嘱咐,不便将孙雷鹏联系方式告知记者,且上述两帖的发帖者均未有在网站登记注册,所以记者无法与其取得联系,也难以断定发帖者就是孙雷鹏本人。(陈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