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建最大交通工程嘉绍跨江大桥
刷新2项世界纪录
多塔斜拉桥最长 桥桩直径最大
记者 陈文龙
本报讯 昨天,嘉绍跨江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首次公布大桥建设细节:施工难度史无前例,多塔斜拉桥、大直径桩两项技术都刷新了世界纪录。
这一项目是浙江在建交通工程中投资最大、影响面最广、技术难度最大的项目。
在省交通厅看来,其拉动内需及技术创新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嘉绍跨江公路通道是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规划中跨杭州湾的第二个通道。
路线全长69.416公里。项目总投资139.8亿元,工期4年,计划于2012年建成通车。
项目北起乍嘉苏高速公路南湖枢纽,横跨钱塘江,经上虞市沥海,南接杭甬高速公路和上三高速公路交叉的沽渚枢纽。
主要由嘉绍大桥、南岸接线和北岸接线三部分组成。
嘉绍跨江大桥是关键性控制工程,总投资63.5亿。大桥北起海宁尖山围垦区,跨越钱塘江水域,至上虞九六围垦区,全长10.137公里。大桥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桥面宽度40.5米。
嘉绍跨江公路通道全线采用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两岸接线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2米。
项目建成后,从绍兴到上海可以缩短40分钟车程,可将沪杭、乍嘉苏、杭浦、杭甬、上三等高速公路连接起来,推动绍兴市区域空间形态从交通走廊向交通枢纽转变,同时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嘉绍跨江大桥2项世界级技术创新
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
大桥主航道桥采用技术含量最高的6塔独柱斜拉桥方案(目前国内外修建的多塔斜拉桥多为3塔),这使主桥长度达2680米,分出5个主通航道,索塔数量、主桥长度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桥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主桥总宽度达55.6米(含布索区)。
为何这样设计:
桥梁技术专家解释,大桥位刚好处在钱塘江尖山河段(江海交汇地方),建设条件极其特殊,由于江道宽浅、潮强流急、含沙量大等原因,使得河床冲淤变化剧烈,主槽(即主航道)会频繁摆动,幅度在1~3.3公里范围内。为防止主槽摆动对通航影响,只有多出几个主通航道,才能适应河床主槽摆幅。
世界最大直径桩
水中区引桥大量采用大直径钻孔桩(直径为3.8米,深达110米以上),单桩混凝土灌注量超过1300立方米,为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单桩。同时取消桥墩上的承台。
为何这样设计:
“这项技术创新是由特殊建设环境所决定。”嘉绍跨江大桥工程建设指挥专家说,大桥单桩一般直径为2.5米,需3至4个组合形成群桩,才能承载桥面的受重力,现在采用大直径的单桩,既解决了受重力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减少阻水面积,从而不影响钱塘江涌潮景观。
专家还认为,该河段河床为粉质沙土,极易冲刷,河床变化剧烈,实测最大流速达6.65米/秒以上(杭州湾跨海大桥最大水流速不超过5米/秒),几乎每天会涨退潮,潮差可达9米,大型工程船舶无法在此固定作业,无法采用传统承台施工,而采用单桩独柱的形式架桥,降低了施工风险,节省工程投资2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