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产业园区,是优化工业布局的依托,是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的载体,是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长期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始终把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职责,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国内产业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把支持四川产业园区发展纳入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把握,纳入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把握,纳入工业强省的进程中把握,纳入促进四川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把握,始终将对四川产业园区的支持同自身的成长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截至目前,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已向全省17个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提供了融资支持,占全省园区总数的42%。其中,重点支持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以及其他省、市级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目前,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已向全省17个产业园区发放基础设施和产业贷款134.95亿元,贷款余额达97.33亿元。
A
完善承载功能,巨额贷款强构综合保障体系
筑好巢,方能引来凤。产业园区的道路、能源、管网、环保、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情况,关系着产业园区是否有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入园企业是否能早见效益。于是,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结合自身优势,首先从完善园区产业承载功能和配套能力,构建其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做起,支持产业园区的发展。
3月8日,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春意盎然,宽阔的道路,标准的厂房使园区焕然一新。园区投资主体——达州市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苟耘介绍说,达州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6600亿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气都”。当初,达州市委、市政府准备着力打造天然气能源产业园区。然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窘于资金困难,一时难以打开局面。
这样的困境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当年,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得知达州天然气能源产业园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后,以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承担起了支持该园区建设发展的重担。在协助达州做好产业园区规划、勘测、环评、可研等各项前期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向达州提供了1950万元的技术援助贷款,以推动园区前期建设。这对于当时经济欠发达的达州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2006年以来,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累计为园区贷款已近10亿元。这连绵不断的支持,如涓涓细流,滋润着达州天然气能源产业园的每一寸土地。就在短短的两三年间,重庆、云南、上海等省市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纷纷来达州考察项目、寻求商机,目前,已有达钢3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项目、齐鲁石化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项目、香港玖源40万吨合成氨/45万吨尿素/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等40多家企业已入驻园区,企业总投资达到160亿元。众多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昔日只能埋藏于深山中的“气体黄金”被疏导出来,成为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甘霖。
这仅仅是国开行四川省分行支持四川产业园区发展的一个缩影。短短五年,全省17个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国开行四川省分行提供的贷款支持,占全省40个产业园区的42%。其中不仅包括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高新区这三个国家级产业园区,还囊括了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贡高新区、广汉经济开发区、成都、眉山、彭州、都江堰、金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温江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武侯科技园等14个省市产业园区。
截至目前,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共向其中17个产业园区发放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2.4亿元。巨额融资的支持使这些园区的道路工程,雨污水管网工程,水、电、气、通讯等专业管线及环卫、绿化工程等市政配套设施工程迅速完善,招商引资吸引力大大增强,综合效益均得到超常发展。2003年以来,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得到了国开行四川省分行12.69亿元的信贷支持,完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根据商务部2008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通报,该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8.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56.7%,税收收入同比增加349.8%,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7%。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在全国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均名列第一。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两年后,将有望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工业总产值千亿元目标的“千亿产业园”。
“回首四川产业园区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种子"资金的支持,才使得四川产业园区翻开了大规模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篇章。”达州市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苟耘道出所有获得国开行四川省分行支持的产业园区管理者的心声,“国开行放贷效率高,人员素质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高。我们已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B
支持园区引进项目,助推产业升级
作为产业园主体,企业带来的项目是产业园区发展壮大的支柱。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在全力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从政府导向中挖掘项目,从民生需求中拓展项目,从灾后重建中选取项目,通过支持项目的方式全面帮助园区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强化抵御风险能力,使园区招商模式进一步创新,招商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向园区产业项目发放贷款余额34.93亿元,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建区之初,绵阳高新区即向国开行四川省分行贷款2亿元,用于菩提寺生物医药科技园区开发。绵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笔资金和后续支持,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了菩提寺生物医药科技园的迅速起步,并初具规模,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绵阳高新区的四大产业之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生物医药科技园的带动下,绵阳高新区内现已有各类企业2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0个。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出口工业加工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
2006年5月24日,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继2005年底向成都高新区中小企业贷款2亿元之后,再度对高新区中小软件企业贷款1亿元支持其发展。正是这有力的信贷支持,使区内的天府软件园等近30万平方米的软件产业发展载体迅速投入使用,西门子3G创新中心等一批知名企业研发中心相继落户高新区。目前,阜康国际8英寸生产线已开工建设,成芯半导体8英寸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英特尔、中芯国际等国开行四川省分行支持的一批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多个电子类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使成都高新区成为“西部硅谷”,为成都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大的冶炼产业聚集区,攀枝花市的环保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开行四川省分行敏锐地意识到,支持攀枝花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我们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责任,更是促使当地产业升级的切入点。于是,自去年以来,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累计投入贷款1亿元,帮助攀枝花市建成了钒钛产业园区综合渣场项目,在为园区解决环保难题的同时,也促进了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钒钛产业链。现在,园区及周边环境大大改善,区内经济已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成了国开行四川省分行支持省内产业园区引进的项目,帮助其完成自身产业升级的最好证明。在这些产业园区项目优势进一步凸显的同时,这些项目也逐步成为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的优质信贷项目。
C
创新融资模式,成就小企业大事业
产业园区的重要功能不仅在于孵化园区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还在于其为园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平台。国开行四川省分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园区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紧密与政府合作,与园区的平台公司合作,不仅批量贷款支持四川产业园区的发展,还充分发挥“种子”银行的杠杆作用,将大量社会投资引导至产业发展中去。
2005年1月6日,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率先在四川成功开展社区金融试点,并将这种模式引入成都武侯科技园区,对首批选取的11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050万元提供融资支持,这也是国开行四川省分行解决产业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全新尝试。试点伊始,这种极富生命力的融资模式,便为四川产业园区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成为园区招商引资的有力筹码。由此,以成都市工投公司为管理平台,以成都市风投公司为操作平台,以成都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担保平台的“三位一体”支持成都市高新区内重点高科技创业企业的运作模式,得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同。
就这样,国开行四川省分行将国开行的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优势相结合,通过加强贷款平台、担保平台和群众组织的建设,推进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内部组织构架的建立,以组织增信的方式降低信贷风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组织体系,并将其引入所支持的产业园区。其中,支持双流工业发展区的模式最具代表性。
近年来,国开行四川省分行通过与双流工业集中发展区指定的政府类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合作,累计为四川贝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09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达8390万元。其低利率贷款极大地满足了园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实现了企业与园区共同发展的目标。
就这样,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紧紧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模式,在积极支持我省电力、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探索破除我省产业园区发展瓶颈的新路子,以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开端,以壮大产业园区为架构,以创新融资体系、壮大区内成长型骨干企业为载体,始终将自身的发展与四川产业全面升级、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各个环节紧扣起来,作为培育现代产业的排头兵、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者,为解决制约四川产业园区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