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物普查觅得清代“义仓” 农耕经济“储粮备荒制”浮现 新华网长沙3月10日电(记者苏晓洲)近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小组人员在湘潭县响塘乡仙女管区的野外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清光绪年间粮仓,同时发现的汉白玉“义仓永定章程”,清晰再现了农耕经济时代当地完善的公共储粮备荒机制。
湘潭县有关部门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粮仓占地面积近 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
在粮仓墙壁上,文物专家还发现了一块立于清光绪十四年、长1.42米、宽0.51米、厚0.09米的长方形汉白玉石碑。专家指出,这块名为“义仓永定章程”的碑文,正文楷书共计811字。碑文秀美而沉稳,堪称上乘佳刻。
“义仓永定章程”规定,义谷放借,时间为每年“端午前后数日”。程序是“仓长”先发通知,在乡间公示。想向义仓借谷的人,先对户籍所在地的官方基层管理负责人提出申请。“义仓”借出去的粮食,应该在每年重阳节前收回。如果借粮者逾期半个月不还,利息就要提高。逾期一个月不还,利息要加倍。如果屡催不还,就要“禀官”,拖欠者不仅可能受到法律制裁,而且今后永远不能再向“义仓”借粮。
据了解,湘潭县文物管理部门目前已经完成对义仓和碑刻的初步清理,正在展开进一步的文物考证和研究。
(责任编辑:黄芳)